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經濟日報》:王洪章: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中國信心”

發佈時間:2015-04-28

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互通,其中重要的推動因素就是金融,尤其是銀行信貸等資金支援。作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傳統優勢的中國建設銀行,如何與其他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一起,抓住歷史契機、對接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大項目,打好“中華牌”唱好“國際歌”?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

記者:在今年博鰲論壇期間,我國政府公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為亞洲發展貢獻“中國方案”,給世界發展注入“中國信心”。您如何看待這一國家戰略?包括建設銀行在內的我國大型商業銀行應如何發揮作用?

王洪章:“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既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要強化政府引導,實現市場驅動與國家支援相互促進。政府的引導,主要應體現在頂層設計、宏觀謀劃、政策支援、資源投入和指導服務等方面,還應盡可能廣泛調動多方力量參與。除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進入實質性運作之外,還應有效整合金融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通過大規模金融動員,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落地實施做好金融準備。未來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中,金融領域將發揮助推器作用。建設銀行將勇擔大行責任,發揮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巨大優勢,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注入“中國信心”。

記者:自“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我國已有20多個省份投身佈局,並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或高層會議中明確各自在“一帶一路”中定位及發展重點。建設銀行為何選擇與陜西省政府開展戰略合作,有著怎樣的考慮?

王洪章:“一帶一路”戰略,為陜西、西北乃至廣闊的歐亞大陸打開了向西開放、重振絲綢繁榮之路的大門。目前,陜西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有關要求和地方特色優勢,積極制定相關規劃和開發項目,要把陜西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增強陜西對亞歐大陸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輻射帶動力。建設銀行這次與陜西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通過發揮自身優勢,在推進陜西産業優化升級、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以及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服務支援。通過帶頭進行大規模金融動員,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落地實施做好充分的金融準備。

記者:目前,我國金融機構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積極佈局,請以建設銀行為例,分析金融機構該如何強化優勢、順利融入戰略當中?

王洪章:建設銀行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一是具有基礎設施方面的傳統優勢,可充分發揮在建築材料、工程機械、鐵路設備、電力設備、通信設備及港口機械等成套設備的輸出,零部件生産和供貨等基建項目方面的競爭力,為實施國家戰略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支援。二是具有人民幣業務大行的優勢。作為全球範圍人民幣綜合實力第二大行,建設銀行擁有近3億個人客戶、300余萬公司客戶的龐大的境內客戶群體,同時是人民幣業務品種最為豐富、人民幣産品創新最為積極的銀行之一,這些優勢無疑為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帶動相關的金融産品與服務提供有力支援。三是具有海外網路的優勢。目前建設銀行已在全球設立了22家(一級)境外機構,網路佈局年底將擴展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與138個國家和地區的1470家機構建立總行級代理行關係。我們將與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一同,在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以及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等方面全面對接,搭建總分行、母子公司、國內外聯動行銷平臺,滿足國內外客戶國際業務金融需求。

記者:近年來建設銀行在陜西省投融資情況如何,“一帶一路”建設中會有哪些新的規劃和舉措?

王洪章:早在2012年,建設銀行便與陜西省政府開展戰略合作,為陜西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融資服務,重點投向當地公路、鐵路、航空、電力、煤炭、石油、裝備製造等行業,涉農、民生、小微企業等領域。比如,過去三年,在支援小微企業方面,累計投放貸款逾300億元,年均增速達48%。同時,還累計為18萬戶居民、900萬平方米住建面積提供個人住房貸款支援超過500億元,個人貸款餘額、新增額一直位居四大行之首。截至2014年末,各項貸款三年合計新增693億元,居陜西金融同業第一位。

下一步,我們一方面根據陜西“十三五”規劃中的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需求,籌劃設立總行級西北投資銀行資産池,在未來三年再投融資不少於1500億元。另一方面,積極搭建跨境金融服務網路,探索資本運作新模式,優先推動跨境人民幣産品組合應用,為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發展中國家互聯互通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