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誌:王洪章:培育優秀企業文化 建設國際一流銀行

發佈時間:2015-06-04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10月25日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通過認真學習領會,使我們對文化的概念和作用的認識又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文化,對一個民族而言,是血脈的傳承、復興的源泉;對一個企業而言,是價值的引領、精神的紐帶,是重要的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

自1954年成立以來,建設銀行始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根本,秉承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與客戶同成長共進步,與社會同發展共繁榮的理念,由一家經辦基本建設撥款的專業銀行,發展成為總資産超過17萬億元,公司和個人客戶近3.2億戶,規模、品質和效益等經營指標在全球銀行業名列前茅的大型綜合性商業銀行集團。當前,深入推進建行文化建設,對於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國內最佳、國際一流”的最具價值創造力的現代商業銀行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培育優秀建行文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把文化強國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格局。建設銀行也從創業初期的“哪有重點建設,哪就有建設銀行人”的基本建設撥款機構,發展成為引領金融改革發展的現代商業銀行。

1.建行文化的內涵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民族復興精神之鈣,也是引導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魂。自股改上市以來,建設銀行領先同業推出了較為完善的文化要素體系,體現了建設銀行服務大局、心繫民生的責任擔當,銳意改革、志存高遠的卓越追求,恪守規則、穩健經營的經營之道,專業專注、打牢基礎的發展觀念,艱苦奮鬥、慎終如始的優良作風,集中反映了建設銀行作為企業公民對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次價值的追求,把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企業使命熔鑄于建行文化。建行文化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充分展示了建設銀行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追求。

2.建行文化的積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建行文化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成長于建行經營管理的長期實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積澱,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建設銀行獨具特色的發展稟賦。在政策性銀行時期,建設銀行承擔雙重職能、履行監督責任,形成的重要文化積澱是“責任、團結、奉獻”;在國家專業銀行時期,建設銀行推進銀行改革、回歸銀行本職,形成的重要文化積澱是“開拓、創新、包容”;在商業銀行時期,建設銀行率先導入企業識別系統(CIS),實行“四自”經營,商業銀行轉型基本完成,形成的重要文化積澱是“規範、競爭、進取”;在股份制商業銀行時期,建設銀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轉型發展,形成的重要文化積澱是“穩健、誠實、公正”和“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理念。這些文化積澱,始終是引領建行人團結奉獻、拼搏進取的精神紐帶和動力源泉。

3.建行文化的實踐也是對現代金融文化的豐富和發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建設銀行在長期的文化建設與實踐中,構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五位一體”的企業文化建設體系。包括堅持以人為本,視“員工是企業最寶貴財富”,尊重人、關心人、鼓勵人和培育人,讓每個員工都有更好的成長預期和更大的發展空間,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文化;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綜合性、多功能”的所有金融服務方案的服務文化;堅持品牌戰略,提升公眾和投資者對建行品牌的認知度和滿意度,擴大品牌價值,打造“善建者行,成其久遠”和最具價值創造力銀行形象的品牌文化;堅持“依法經營,規範操作”、“風險防範優先”和“全面風險管理”理念的合規文化;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倡導“鼓勵、開放、寬容、審慎、進取”的創新文化。體現了金融行業的文化特色,豐富和發展了金融文化。

建行文化引領改革創新

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文化始終是引領和推動建行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股改上市後,建設銀行黨委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持圍繞發展抓文化、抓好文化促發展,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1.堅持“文化領航”,塑造共同的價值觀。建設銀行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通過積極踐行核心價值觀,使全體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宣傳推動典型引導,倡導新風,樹立正氣;通過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活動,激發職工愛崗敬業的熱情,進而形成推動建行轉型發展的強大的文化合力。積極推進企業文化示範單位建設,發揮其探索創新、表率示範、以點帶面的作用。先後打造了“向黨工作站”、“紅梅理財中心”、“劉艷快線”等154個文化品牌,在廣大客戶中産生了良好影響。2013年,中宣部、中國政研會、中國金融政研會先後選擇建行為銀行系統唯一代表單位,調研建行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做法和成效,形成了《堅持抓實“五度”,深植核心價值觀》的經驗報告並在《光明日報》刊發。

2.堅持“服務立行”,打造卓越服務能力。建設銀行把服務作為立行之本,矢志不渝堅守“國家利益至上,服務建設為本”的理念,堅持機構跟著項目走、服務跟著需求走,加大對國家重點項目和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的支援力度。加大民生領域金融創新,打造“民本通達”服務品牌,在文化、教育、社保、醫療、環保、養老等民生領域贏得了先發優勢。構建了由物理網點、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善融商務、智慧銀行組成的線上線下服務網路。同時,建設銀行已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中德銀行、建信期貨、建銀國際7家境內子公司,拓展信託、租賃、基金、保險、期貨、養老金融及工程造價諮詢等業務,初步搭建了綜合化經營平臺,為3億多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3.堅持“實幹興行”,做到知行合一。“空談誤事,實幹興行。”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建設銀行堅持實幹興行,做到知行合一。在政策銀行時期,建設銀行以盡職盡責、嚴謹專業的作風,為國家重點建設“守計劃、把口子”,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肯定。在專業銀行時期,運用信貸手段大力推進預算內基建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摸索開展新業務、開拓新領域。在商業化轉型時期,時任建設銀行行長的王岐山同志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建設銀行“一心一意辦銀行”的指導思想,奠定了建設銀行商業化改革的思想文化基礎。進入新世紀,建設銀行作為首批試點銀行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並於2005年率先成功上市。進入新時期,建設銀行制定了“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發展戰略,推進“五個轉型”,以改革創新激發內生活力、以轉型發展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取得了出色的經營業績和市場表現。

4.堅持“創新強行”,匯聚強大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建設銀行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率先利用存款發放基本建設貸款、率先在同業設立“善融商務”電子商業平臺、率先推出小微企業“信貸工廠”模式、創新推出房地産金融服務、創新推出無機構縣域金融服務方案等等都體現了建設銀行“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

5.堅持“依法治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建設國際一流現代金融企業,離不開法治的引領和規範,更離不開法治的保障和支撐。認真“守計劃、把口子”,建行人一直銘記這個教誨,始終堅守理性、自律、穩健的經營風格。股改上市以來,建設銀行堅持制度先行,落實依法治行要求。在公司治理方面,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核心作用,按照股份公司管理要求,明確了“三會一層”的治理機制,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在經營管理方面,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規範領導職務行為、加強廉政制度建設、制定業務産品制度、出臺員工行為規範、加強“六型總行”建設等等,確保了建設銀行依法經營。在風險內控方面,著力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打造“三道防線”風險管控體制,創新風險管理技術,及時處置化解了各類風險,實現了穩健發展。

6.堅持“以德治行”,積聚發展的正能量。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是以德治行的重要內容。按照中宣部“五個一”創建標準,建設銀行積極開展道德講堂建設,近年來全行共舉辦道德講堂活動1254場,有10余萬名員工走進道德講堂;挖掘員工故事超過12000個,參與員工超過17萬人次。重點總結宣傳了山西臨汾分行客戶經理李紅英。她在愛人失去語言和行動能力的情況下,主動挑起家庭和事業兩副重擔,以“沒有遲到、沒有早退、沒有差錯、沒有投訴、沒有向組織伸手”的職業追求,創造了突出業績。在她身上體現的愛崗敬業、心存大愛、勇於擔當、自立自強,既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弘揚,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寫照。同時,建設銀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上市以來先後開展實施了70多個公益項目,累計捐款達7億多元。“中國貧困英模母親”、“母親健康快車”、“建行愛心公益積分”等公益項目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三個能力建設”打造優秀的建行文化

“因建設而生,因建設而興”。60年間,建設銀行致力於服務國家經濟建設,走出了一條現代化大型國有銀行的興行強國之路。中央領導同志對建設銀行60年來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要求建設銀行進一步增強服務國家建設能力、防範金融風險能力、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這既是對建設銀行的巨大鼓舞,也為建設銀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作為國有控股大型銀行,建設銀行要繼續發揚勇於擔當的精神,著力弘揚建行文化。要積極適應綜合化經營、國際化發展、全球化服務、海內外聯動要求,著力推進具有全球視野和開放包容的集團文化體系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建行文化之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建行文化,把建行與客戶及員工共同發展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

1.落實“三個能力建設”要求,要進一步強化轉型發展意識,著力打造綜合化多功能的服務文化。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時期,面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建設銀行積極推進“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發展戰略,加快向綜合性銀行集團、多功能服務、集約化發展、創新銀行和智慧銀行轉型。要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實體經濟發展需要,提高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的服務水準,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支援力度。樹立大服務意識,強化集團母子公司聯動、海內外全球聯動。搭建大服務平臺,快速發展投資銀行、私人銀行、電子銀行、小微企業和消費金融等戰略性新興業務,全面打造包括保險、基金、信託、租賃、投行、期貨等在內的綜合服務平臺,大力拓展“三大一高”客戶的企業鏈、産品鏈、供應鏈系統服務,推進網點“三綜合”建設,做到一點接觸、全面響應的“一站式”服務。提升大服務能力,建設新一代核心資訊系統,深入挖掘大數據應用,以綜合行銷的方式,通過綜合化的平臺,向客戶提供綜合化的産品,最終滿足客戶綜合化需求。通過綜合化多功能的大服務文化建設,打造同業難以複製的綜合化多功能服務能力,進而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發揮好共和國金融生力軍作用。

2.落實“三個能力建設”要求,要進一步強化風險合規意識,著力打造全員全面風險管理的合規文化。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化特別是利率市場化的全面推進,迫切需要我們提升市場化條件下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依法治行要求,要進一步強化風險合規意識,著力打造全員全面風險管理的合規文化體系。通過強化思想道德、價值理念的“軟約束”和制度機制、資訊技術的“硬約束”,培養依法經營、規範操作的行為習慣。準確研判和把握經濟“新常態”下企業風險和金融風險的遷徙演化規律,提升風險預警預控的有效性。強化“三個不放過”,對違紀違法實施“零容忍”,建立健全責權對等,“一崗雙責”的管理機制。著力強化信用風險防控,重拾過去貸款“三查”中好的做法,重塑項目評估、客戶評級、授信風險評價和造價諮詢等領域的傳統優勢。大力推廣運用大數據分析、計量模型、系統機控等先進工具,豐富日常風控技術手段,將風險管理能力打造成為建設銀行的一項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理性分析、主動應對的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發揮好大型銀行金融“穩定器”的作用。

3.落實“三個能力建設”要求,要進一步強化國際競爭意識,著力打造適應全球發展戰略的人本文化。人是企業最活躍的要素,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和核心競爭力。目前,建設銀行正在加速推進海外發展戰略,海外一級機構總數達到22家,覆蓋20個國家和地區,初步搭建了全球化服務網路,站在了與國際大銀行同臺競爭的舞臺上。同時,大量企業“走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既為銀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對銀行的跨境金融服務能力、全球資産配置能力、全面風險管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大數據技術的運用等,對金融發展創新以及競爭格局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果不加緊跟進,就會在新一輪競爭中造成被動。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也需要我們建設一支具有全球化經營思維的人才隊伍。因此,要進一步強化人才興行意識,著力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充分激發和釋放人才紅利。認真落實“五關愛”工作機制,進一步增強全行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提升全行員工的凝聚力和價值創造力。同時,積極構建具有國際視野和自身特色的跨文化管理體系,為推進國際化戰略、增強國際競爭能力提供文化保障,在全球展現中國銀行業卓越的價值創造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再立新功、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