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網站:鎖定三大渠道 建設銀行大力佈局“網際網路+”
作為國內最早試水網際網路金融的傳統大行,2014年初,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明確提出,以網際網路金融作為網際網路時代建設銀行轉型發展的戰略抓手,“確立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主體地位,努力由網際網路金融的參與者轉變為領跑者”。
建設銀行日前發佈年報稱,集團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5705億元,同比增長12.16%;歸屬於銀行股東的凈利潤2278億元,同比增長6.14%;每股收益0.91元。集團擬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息每股0.301元。2014年末,建設銀行網銀客戶1.82億戶;手機銀行客戶1.47億戶;微信銀行客戶數達1400萬戶。
鎖定三大渠道
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國家促進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戰略的實施,大型商業銀行已經全面加快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建設銀行近來也制定了“網際網路+”的相關戰略。其內涵既不是顛覆金融的本質,也不是打造一個孤立於集團主業、渠道與體系之外的網路銀行,而是牢牢把握以客戶為中心,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和方法來改造整個建設銀行。圍繞“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經營戰略,構建與建設銀行全渠道産品和服務高度融合的全方位網際網路金融體系,最終提升客戶體驗,為客戶實現更大價值。其中標誌性的成果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三大網路渠道”、兩個生活平臺、O2O體系、三個創新産品和三項智慧技術。
以渠道建設為例,它包括手機銀行、網上銀行以及微信銀行。其實,建設銀行《2011-2015年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智慧、泛在、跨界”的發展方向。所謂“跨界”,即讓銀行突破傳統邊界,實現從源頭尋找客戶,獲取和分析用戶資訊,並從源頭進行行銷。
所謂“泛在”,即讓銀行服務無時無處不在,包括“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維度,“引進來”是實現隨時、隨地、任何設備的接入,充分將第三方服務商引入到建設銀行的平臺上;“走出去”是將建設銀行的産品和服務部署到客戶身邊,更加場景化和個性化。
建設銀行是國內第一家推出手機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用戶數、交易額、客戶活躍度等多項指標持續多年保持同業第一。截至2014年底,手機銀行客戶數達1.47億戶,交易額突破7萬億元。2014年手機銀行賬務性交易量較2013年增長101%,同期個人網銀賬務性交易量僅增長16%;在全渠道的賬務性交易量佔比中,手機銀行渠道佔比由3.69%提升至6.48%;在行內異地轉賬、跨行轉賬、繳費等交易中,手機銀行的絕對交易量已超過個人網銀。客戶終端的偏好由PC端向移動端轉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基於此,建設銀行明確提出了移動先行戰略,搶佔移動金融至高點。比如湖北省分行與湖北省供銷社開展合作,以電子銀行産品和網路金融服務為觸角,借助供銷社完善的縣域、農村組織機構,創新建立了 “電子渠道+助農取款服務點+建行龍卡”的村口銀行模式,借助移動支付手段,將建設銀行金融服務紮根到村組,幫助農民“足不出村”獲得取款、轉賬等金融服務,提高了建設銀行的縣域金融服務水準。建設銀行推出農民專屬“裕龍卡”,實行免收工本費、小額賬戶管理費、首年年費、短信通知服務費以及結算手續費減免。在提供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試點推廣4個月以來,累計上線助農取款服務點454個,發放7.7萬張裕龍卡。
在網上銀行方面,建設銀行是國內同業中第一批推出網上銀行服務的商業銀行之一。截至2014年底,個人網銀客戶數達1.82億戶,增長19.10%;企業網銀客戶數達到330萬,均位居同業前列。為支援國內企業“走出去”戰略,近幾年建設銀行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目前海外企業網銀服務已覆蓋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多個國家。
至於微信銀行,截至2015年2月底,建設銀行累計發展微信銀行客戶1600萬戶,在同業居於首位。經過十幾年發展,電子銀行已經成為建設銀行最主要的交易渠道、客戶服務渠道、標準化和低風險産品的銷售渠道。截至2014年底,離櫃賬務性交易量佔比達88%。
深化網際網路新技術應用
年報顯示,建設銀行在2014年深化網際網路新技術應用,行銷發卡活動覆蓋手機、微信、pad、二維碼等電子渠道;利用社交平臺開展“我是卡神”等微信互動行銷活動,吸引參與人數超過1億人次;業內首推龍卡電子支付錢包,實現跨境網際網路消費“一鍵式支付”;推出持卡人專屬移動客戶端“掌上龍卡”APP,首批上線特惠商戶近萬家,覆蓋上百個城市。
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指出,只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就有三項智慧技術:
一是數據挖掘的頂層設計啟動實施。建設銀行在大數據、移動金融和社交等領域都有積極嘗試與應用。構建了企業級數據模型,實現數據集中管控和治理;搭建了企業級的數據應用平臺,實現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目前正在建設全新的數據倉庫和多個數據實驗室,並組建了上海大數據分析中心,為各項業務利用數據資産開展精準服務、強化風險監控、提升客戶體驗提供了有利支撐。
二是建設銀行是中國金融行業第一個在生産環境實現 “金融雲”的商業銀行。2013年8月,建設銀行新一代雲管理平臺成功上線;創造了5個工作日內交付上千台虛擬化伺服器的行業記錄,建設銀行由此成為中國金融行業第一個在生産環境實現“金融雲”的商業銀行。
三是智慧客服“小微”辦大事,機器自動應答量一年超越人工電話量。作為大數據的重要應用之一,建設銀行基於非結構化數據的文本應答技術,在同業中率先同時在微信、短信及網路渠道推出智慧客服——“小微”,2014年智慧客服自動應答量達到7574萬人次。
並且這些技術都運用在兩個生活平臺的基礎之上。前述負責人説,除了金融服務,建設銀行還圍繞客戶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創新推出了“善融商務”和“悅生活”兩個生活平臺。
2012年,建設銀行在銀行同業中率先推出“善融商務”電商平臺。可以説,“善融商務”站在同業最前列,以商促融的平臺戰略全面開花。平臺定位是充分利用建設銀行的客戶資源和服務優勢,為公司和個人客戶提供商品供需對接的高效平臺。截至2015年3月中旬,“善融商務”入駐商戶總量超過5.4萬戶,供應商品74萬件,註冊會員近1000萬,累計純商品類實際成交金額近900億元,累計發放融資貸款近270億元。
“悅生活”服務平臺讓民生服務無處無時不在。2012年,建設銀行在四大行中率先推出企業級生活服務平臺,經過3年的建設發展,“悅生活”平臺已經成為建設銀行便民服務的閃亮名片。截至2014年底,“悅生活”平臺繳費項目達4000多個,覆蓋城市300多個,2014年交易量2.3億筆,交易額約350億元,領先同業。
不僅如此,建設銀行還圍繞客戶用錢、賺錢和借錢的需求,創新推出了三個網際網路産品。
一是網際網路支付繳費 (用錢):2014年建設銀行網際網路支付交易額達20271億元,在支付寶、鐵路客運(12306)等重點支付商戶市場份額同業領先。
二是網際網路理財(賺錢):超過5.8萬億元的理財産品通過網際網路渠道交易;七成的理財産品、六成的基金、近百分之百的賬戶貴金屬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銷售;創新推出“速贏”網際網路理財産品。
三是網際網路融資(借錢):建設銀行是國內同業中率先開展網際網路信貸業務的銀行之一。對公方面,在“網路銀行e貸款系列産品”、“小企業網銀迴圈貸”的基礎上,基於網路信用和交易記錄創新推出“善融e貸”、“快速貸款”等網路貸款産品,提供從貸款申請到支用的一站式體驗,貸款額在同業處於領先地位。個人方面,率先推出基於客戶歷史數據的全線上信貸産品 “快貸”,得到市場強烈反響。
當然,“在建設銀行電子銀行戰略佈局中,‘善融商務’這一中心應用處於比較重要的地位。”前述人士如是分析。與傳統電商平臺僅提供電商交易的服務不同,“善融商務”立足金融服務,旨在為客戶搭建“亦商亦融、買賣輕鬆”的交易環境,提供從資金結算到信貸融資的全方位金融服務。
目前,個人商城完成首頁改版,進一步突出“精專特優”品類和優質商戶;推出“分期優選”頻道,實現了龍卡商城和善融個人商城的全面融合。企業商城重點發展優質商戶,開展行業深耕工作;推出採購詢價功能,升級改版專業市場綜合首頁。2014年,“善融商務”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交易額462.79億元,年末活躍商戶達1.45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