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網:建設銀行築起客戶資金“守護城墻”
信用卡一直都在自己身邊,盜刷是怎麼發生的呢?上個月,剛從國外度假回來的徐小姐,還沉浸在歡樂的回憶中,不料,卻被一條1萬多歐元的刷卡提醒短信給驚醒了。徐小姐當時就懵了,都已經回國了,怎麼還有消費。難道盜刷事件真的“降臨”在自己身上了?正當她一籌莫展之時,建設銀行的電話打來了。原來建行系統判斷這筆發生在外國的交易,風險等級較高,已經拒絕了該筆交易,未造成損失,並對卡片進行了管制,將在3個工作日內為徐小姐換卡。聽到這裡,徐小姐才松了一口氣。
建行工作人員解釋,近年來,類似的信用卡被盜刷的情況日趨嚴峻,不法分子在客戶進行刷卡消費時,趁客戶不注意,通過側錄機具盜取卡片磁條資訊,同時在客戶輸入密碼環節,窺視竊取密碼資訊,之後製成偽造卡,實施盜刷。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為了給客戶提供安全的用卡服務保障,建行自2007年起組建了一隻專業的交易監控團隊,通過行內欺詐偵測系統、銀聯風險預警系統、國際組織預警系統等,實施實時欺詐交易拒絕和準實時欺詐交易預警並行的偵測模式,對全行的信用卡交易進行7×24的線上監控,為客戶用卡安全提供時時刻刻的保護。自2010年起,建行陸續引進了VISA、萬事達基於評分模型的實時交易監控系統,成為國內首家對跨境交易使用欺詐評分模型的銀行。當一筆跨境交易發起時,系統會根據交易的國家、城市、地點、商戶以及客戶的行為特徵,運用模型打分,並結合系統規則,實時拒絕高風險交易,保障客戶用卡安全。僅2014年,建行通過交易監控偵測到的欺詐交易達18500多筆,涉案金額9000余萬,為客戶防範欺詐損失超過4.15億元,成為客戶身邊看不見的“守護城墻”。
徐小姐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在銀行為客戶提供安全用卡保障的同時,也需要持卡人提高防範意識。儘量選擇安全性更高的IC晶片卡;在ATM機上查詢、取現時,應留意ATM機是否有插卡口不規整、插卡口外有異物粘連等異常情況;網上進行消費時,要從官方網址進行登錄,釣魚網站一般會在官網前後加入數字或字母;切勿點擊不明連結或懸浮窗口、或電子郵件、短信等渠道提供的銀行網站,不要在網吧等公用上網場所進行涉及個人資訊的操作;避免使用生日、電話、身份證件號碼、賬號、簡單數列組合(如111111、123456)等易被猜測的密碼;如果一旦發現卡片被盜刷,應立即致電發卡銀行凍結卡片,配合銀行調查,避免風險損失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