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十年磨礪,鑄就大國金融砥柱——大型國有銀行股改上市十週年之建行實踐
10年前的10月27日,對於中國建設銀行乃至中國金融業來説,都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日子。這一天,建設銀行在國有銀行中率先在香港掛牌上市,也由此拉開中國大型銀行股改上市的大幕。
10年後的今天,建設銀行的資産規模已是上市前的近5倍,相當於十年時間裏為國家重新創建了4個建行。通過股改上市,包括建設銀行在內的國有大行煥發出勃勃生機,資本實力、治理結構、管理機制、風控能力實現質的飛躍,邁進全球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之列。
探索示範,詮釋中國金融活力
上市之初,資本市場對這個初來乍到的國有金融機構還心存疑慮:從計劃經濟脫胎而來的國有大行,能為投資者帶來什麼?董事會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現代企業制度能否真的得以建立?
打消這些顧慮的是建行10年來始終優異而穩定的業績回報。截至目前,建行資本充足率為14.7%,高於上市前的11.29%;年化平均資産回報率和平均凈資産收益率分別為1.51%和20.18%,在國際大銀行中名列前茅;不良貸款率為1.42%,遠低於上市前的3.84%,撥備覆蓋率為185.29%,在國內外位居前列。10年來累計對國家的貢獻超過1.6萬億元。
不僅在資産、市值、利潤和品牌上創出佳績,建行也沒有令投資者失望:十年累計現金分紅4900多億元,每年分紅金額均佔凈利潤33%以上。
“要真正辦成現代商業銀行,必須合理界定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和黨委會的關係,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支援、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運作機制。”許多建行老員工記得,在股份公司的首次黨委會上,企業高層形成了這樣的共識。
一位外籍獨立董事用“國際水準”來形容建行董事會運作。建行董事會的構成多元化,有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及美國、英國、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的十余名董事,“每個成員都在堅持原則和獨立發表意見,有效避免了以往那種‘內部人控制’的情況發生。”
今年6月15日,來自個體商鋪的李星然,作為2112名參會股東的一員參加了建行年度股東大會。“原來以為像我們這樣的小股東,肯定不會有大股東那樣的發言權,沒想到可以面對面與決策層進行溝通交流。從董事會工作報告、並購投資到年度決算,每一項都要認真審議,獲得股東批准才行。”據了解,建行目前既有國家股,又有法人股、個人股;既有中資股,也有外資股,股東總數超過100萬家。
上市後的建設銀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也給國際社會帶來驚喜。近年來,建設銀行排名連續位居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第二位。2015年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5位,世界500強第29位。
建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表示:“十多年前,國家啟動了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正是這次改革才使大型銀行躋身於國際前列,煥發了勃勃生機。伴隨新常態下國家戰略的實施,包括建行在內的大型銀行將在轉型活力驅動中步入全新的發展期。”
矢志創新,讓服務無處不在
小馬是甘肅省金昌市寧遠堡鎮的一名農村大學生,畢業後一直想開一家銷售地方特産的網店。正為手頭資金不足發愁之際,他看到建行網站上的“快貸”産品,決定一試。沒想到短短幾分鐘,就貸到5萬元資金,解了燃眉之急。
“快貸”是建行在國內首家推出的一款萬眾創業個人網上全程自助貸款産品,在網上或手機上辦理只需幾分鐘,最高可貸500萬元。目前建行“快貸”已為全國31.08萬客戶累計發放66.53億元。而這只是建行每年數千種創新服務中的一種。
上市以來,建行的創新腳步從未停歇。“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其他銀行,因為時刻變化的客戶需求才是我們的根本動力,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是建設國際一流銀行的唯一捷徑。”王洪章告訴記者。
上市之前,國有大行網點排長隊的現象司空見慣,服務效率低、態度不佳的狀況廣受詬病。上市後,建行全面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機制,將其作為國有商業銀行發展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建行創建了7個産品創新實驗室,累計投放社會的新産品和服務項目達8000多個,每一個都要經過客戶體驗並完善後才問世。考慮到大醫院掛號難,建行率先推出“看病一卡通”、“線上醫院”等銀醫合作業務,讓患者通過自助設備、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自行掛號、就醫。為了提高服務品質,建行自主研發以全國數據大集中為基礎,覆蓋總分行、海內外、母子公司的所有領域的新一代核心管理系統,引領了國內金融服務的流程變革。
在建行湖北武漢業務處理中心,記者見到200多個操作員正將一筆筆來自全國各地、通過數據實時傳來的業務,通過資訊技術進行自動識別、切片、分配、錄入和核驗,每個操作員從獲得任務到提交任務只需短短幾秒鐘。“過去大半天辦一筆業務,現在眨眼間就辦完了。”來自湖北科技廳的會計主管吳女士感嘆道。
從傳統的“坐等靠”被動式服務到“站問迎”主動式行銷,如今,建行已經實現了全國1.5萬多個營業網點和400多個專營機構的櫃面業務後臺自動集中處理,集中處理業務量日均70余萬筆,高峰期達100萬筆。立等業務也由以前的5分鐘縮短到2分鐘左右,客戶等候時間減少了60%。
位於深圳的建設銀行首家“智慧銀行”網點,接待客戶的大堂經理竟是一台智慧機器人,理財經理現場為客戶設計的理財方案,瞬間就能傳輸到客戶手機上。提供隨時、隨地、隨需的金融服務在建行已經變成現實。目前,建行個人網銀客戶突破2億戶,位居國內同業首位;手機銀行客戶數、交易量、交易額等指標持續多年保持同業第一;自助網路和微信銀行等線上渠道的交易量已佔建行總交易量的94.95%。當今中國,每6個人就有一個人在使用建行的網銀,每7個人就有一個人下載了建行手機銀行客戶端,建行每100筆交易就有95筆是通過電子、自助渠道實現的。當資訊化時代來臨,建行再次以“先行者”的姿態向國內外展現出中國現代銀行的形象。
改革轉型,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上任後,我連續走訪了30多家企業,印象最深的是,沒有一位董事長要貸款,都是資産整合及國內外融資綜合服務。”王洪章依然清晰記得3年前的經歷。
以全面服務佈局來滿足客戶綜合化的金融需求,是新形勢下大型銀行轉型發展的唯一選擇。3年前,建行確立了建設世界一流綜合化銀行集團的發展目標,把戰略牢牢鑲嵌在“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三個著力點上。如今,這一具有建行特色的“先手棋”,正在金融體制改革的大棋盤上呈現新氣象與新格局。
傳統優勢更強了。“哪有重點工程建設,哪就有建設銀行”。建行以龐大的資金實力和責任感,在基礎設施領域和重大項目建設貸款中保持一枝獨秀。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行基建貸款餘額達2.7萬億元,佔對公貸款的近50%。目前已在“一帶一路”沿線50多個國家和地區儲備了268個重大項目,投資額度達4600億美元。
跨區域協同更快了。企業的融資需求要求銀行搭建客戶與市場和區域的資金通道,建行打破“部門銀行”“地域銀行”格局,以集團優勢建起跨區域、跨條線、跨國境、跨時差、跨銀行聯動的大綜合行銷服務平臺。今年上半年,全行跨區域集團授信覆蓋率達83%。
境內外聯動更緊了。充分發揮基金、租賃、信託、保險、投行、期貨等同業牌照領先的優勢,以及全球26家境外機構構建的多層次、多元化、全時空的海外服務網路,在對外直接投資、高端裝備出口、海外重大工程承攬、走出去企業聯動融資等方面,搭建起國際化集約服務平臺。如今,建行境內外機構聯動業務已佔海外機構整體業務量的91.35%。
面對國內外複雜的經濟環境和形勢,要確保約佔我國銀行業總資産40%的大型商業銀行的資産安全,建行責任重大。“經濟轉型升級不僅考驗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而且更考驗我們經營管理的智慧。”建行行長王祖繼告訴記者,近年來建行建立了具備國際化特色的、基於客戶數據量化風險的內部評級體系,細化風險等級力度,提高精細化管理水準,從精從細控制風險,確保資産品質和客戶利益的萬無一失。
征塵未洗丹心在,十年磨礪鑄砥柱。上市是里程碑,十年是新起點。為了民族金融業的崛起,建設銀行正快馬加鞭疾馳在時代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