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經濟日報》:用“網際網路+”打造建行金融生態系統

發佈時間:2015-11-04

 

“未來的建行,不僅是金融服務場所,更是一個更好體驗、更低成本、滿足不同客戶全方位金融服務的生態系統環境。”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説,面對銀行業發展呈現出的一系列新常態,建設銀行將從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改造建設銀行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金融生態系統。

對於建設銀行金融生態系統的架構,楊文升做了詳盡闡釋。即銀行、客戶、第三方三個生態主體,通過資訊流、商流、資金流、物流進行連接,構成一個完整的金融流通過程。而這一系統的核心是客戶,緊密圍繞客戶這一節點,建設銀行將通過整合集團資源、優質第三方産品及服務,滿足客戶金融需求和相關非金融需求,打造客戶、銀行、第三方之間“三位一體”的共存共榮、實時互動客戶金融生態系統。

打造金融生態系統,建設銀行目前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也取得了標誌性成果。

客戶細分方面,圍繞客戶“衣、食、住、行、玩、醫、金融”等七大類行為需求,整合行內、集團及第三方數據資源,建立覆蓋全量客戶的畫像指標庫和企業級客戶統一視圖,支撐客戶資訊集團化共用、一致性採集、準確性維護、唯一性識別和全天候監測。以打造“百類核心客群”為起點,建立金融生態系統“微迴圈”,選取老年客群、房貸客群、跨境客群、車主客群等客群建成“小生態圈”,逐步延伸交織,構建全面覆蓋的金融生態網路。

創新産品方面,積極發揮銀行集團優勢,發揮子公司在綜合化經營中的載體作用,打造成為建設銀行在非金融領域的專營機構和特色平臺。統籌聯動,形成境內外、本外幣一體化管理能力。同時優選戰略合作夥伴,引入市場領先的第三方産品和服務,全方位、全維度滿足客戶金融、非金融需求。

渠道建設方面,建設銀行股改上市以來,發展並完善了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短信金融、電話銀行、國際網際網路站等在內的網路服務體系,與智慧銀行網點共同形成面對客戶的金融服務渠道。經過十幾年建設發展,建設銀行網路服務渠道已經成為行內最主要的交易渠道、客戶服務渠道、標準化和低風險産品的銷售渠道。當今中國,每六個人就有一個在使用建設銀行的網銀,每七個人就有一個下載了建行手機銀行客戶端,建設銀行每100筆交易中,就有95筆通過電子、自助渠道實現。除網路服務渠道之外,建設銀行還有近1.5萬家物理網點、分佈于全球5大洲的境外分支機構,這也是建設銀行服務客戶的突出優勢。建設銀行不斷完善線上線下協同的服務體系(O2O服務體系),實現物理網點和網路渠道互聯互通,不斷提升為客戶全流程、不間斷服務的能力。

除了提供專業金融服務,建設銀行圍繞大眾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引入非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專業提供商,根據客戶需求推出了“善融商務”、“悅生活”、“惠生活”三大平臺,使客戶非金融需求也可在建設銀行生態系統中得以死迴圈實現。截至2015年9月底,善融商務商戶數近6萬戶,註冊會員1400萬個,2014年實現了400多億元的純商品銷售額;截至2015年9月底,“悅生活”企業級生活服務平臺已經覆蓋了300多個城市,每個城市有近50種繳費項目。今年已經實現交易量2億筆,交易額381.2億元,領先同業。

創新推出網際網路支付、網際網路理財、網際網路融資三大産品線。創新推出網際網路支付,其中,支付寶交易中,建設銀行支付佔比達到22%,鐵路客運(12306)交易中,建設銀行支付佔比四行前列;不斷優化網路投資理財客戶體驗,定制網路專享理財産品,目前建設銀行近八成的理財産品、七成以上的基金、幾乎全部賬戶貴金屬,都是通過網路渠道銷售的;作為國內網際網路融資的先行者,建設銀行面向對公客戶的“善融e貸”自上市至2015年9月,累計投放1655.75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支援了2萬餘家中小企業;在金融系統率先推出的“快貸”業務授信金額近70億元,累計發放64億元,使30萬個人客戶從中獲益。

此外,積極引進大數據、“金融雲”、智慧客服三大智慧技術,具備了金融生態的良好基礎。已構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企業級數據模型,實現數據集中管控和治理,搭建起企業級的數據應用平臺,實現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與應用;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率先在生産環境實現“金融雲”的商業銀行,金融雲服務範圍覆蓋櫃檯、ATM、電子銀行等前臺渠道,為內部中後臺業務處理提供支援;在同業中率先同時在微信、短信及網路渠道推出智慧客服“小微”,目前智慧客服的業務量已經超過95533、400人工服務量總和,相當於6000個人工坐席的工作量。

未來,建設銀行金融生態系統發展將有三個著力點。首先,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通過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最終使實體經濟發展受益,這是建設銀行作為大型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也是為股東創造長久收益的必然選擇。其次,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即能根據客戶生命週期滿足客戶不同時期的金融需求,實現最好的客戶體驗,在此基礎上努力讓客戶享受的金融服務成本降到最低。第三,要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技術來改造傳統的銀行,構建與全渠道産品和服務高度融合的全方位金融生態系統。

“建設金融生態系統,最終目的是讓國家經濟、實體經濟以及個人在這個生態環境中都能有所受益,這也是國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楊文升表示,在這個系統中,客戶可以像呼吸新鮮空氣一樣享受到建設銀行的金融生態服務。建設銀行可以根據個人客戶的衣食住行、娛遊學購、生命週期、成長積累傳承,以及公司客戶的創業、生産、上市、並購、投資、貿易等不同層面、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整合建設銀行集團、第三方各類産品和服務資源,制定並提供滿足客戶金融需求和相關非金融需求的服務,形成全景式、多樣化、開放式、自演進、智慧型的生態系統。

楊文升説,對於實現建設銀行金融生態系統的美好前景,有充足的信心,因為建設銀行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優勢和能力。從客戶優勢方面看,建設銀行擁有5億多個人客戶和370余萬公司客戶。從技術優勢上,建行新一代核心繫統,可以提供智慧便捷的渠道服務和金融産品。從渠道優勢上,建設銀行遍佈全球的網點、分支機構以及網路服務渠道,有能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客戶提供貼身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務。從數據優勢上,建設銀行擁有豐富的産品、交易、行為數據資訊,在新一代系統上線後,數據的廣度和深度正不斷延伸。從全牌照以及第三方合作資源優勢上,建設銀行現已取得投行、基金、信託、保險、租賃、期貨、養老金等牌照,佔據同業領先的牌照優勢,將使客戶獲得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從創新機制優勢,建設銀行持續優化産品創新內部“自生態系統”;培育“鼓勵、開放、寬容、審慎”的創新企業文化。從風險管控優勢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各類型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升,風險管理基礎進一步夯實,總體風險抵禦能力進一步增強。

建設銀行將通過生態系統建設,助推社會大生態建設,以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務、良好的業績,履行好社會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