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第一財經日報》:上市十週年新起點 建設銀行轉型成果譜寫新篇章

發佈時間:2015-11-13

最近披露的上市銀行三季報並沒有打破業界預期。銀行業普遍面臨著資産品質承壓、凈利潤增速下滑的困境。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收官影響,加之金融脫媒的加劇,網際網路帶來金融業態的深度變革,銀行業已經走到了新的拐點。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商業銀行轉型要未雨綢繆,建設銀行可謂形成了典型樣本。早在2013年,建設銀行就開始研究轉型發展戰略,到2014年10月制定完成了《中國建設銀行轉型發展規劃》,在中國大型銀行中率先開啟了全面轉型的新征程。

站在上市十週年的新起點回顧,建設銀行已經在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系統建設、海外業務佈局以及綜合化經營等領域蹚出了一條卓有成效的轉型路徑。

利用網際網路重塑銀行業務流程打造金融生態系統

“最大的衝擊是由網際網路帶來的,客戶行為變化顛覆了銀行傳統服務理念,需要銀行在服務渠道、流程和産品方面進行徹底改變。”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談及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影響如是説。

“銀行業順應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就是要建設網路金融生態,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對傳統銀行進行流程再造,而不是再造一個網際網路銀行,打造新型的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在楊文升看來,這主要是以支付結算、投資理財、信貸融資等各類金融産品服務以及第三方非金融産品服務作為“産品工廠”,以網路金融平臺作為展示和交易中心,以線上入口為主、線上線下協同為紐帶,將銀行的産品和服務融入到客戶的場景化應用中,為全量客戶提供全方位線上、線下服務。

在實踐中,建設銀行也正是這樣做的。以“智慧、泛在、跨界”發展方向,近年來,建設銀行全力加強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三大網路渠道建設;根據客戶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創新“善融商務”、“悅生活”、“惠生活”三大生活平臺;圍繞客戶的“用錢”、“賺錢”和“借錢”的需求,不斷豐富完善繳費支付、投資理財和信貸融資三大産品線;並在大數據、“金融雲”和智慧客服三大智慧技術應用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為了順應技術和客戶習慣的改變,在渠道建設方面,自股改上市以來,建設銀行發展並完善了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短信金融、電話銀行、國際網際網路站等在內的網路服務體系,與智慧銀行網點共同形成面對客戶的金融服務渠道。

在網路金融領域,建設銀行也是成績斐然。該行在國內第一家推出了手機銀行業務,客戶數、交易量、交易額等指標持續多年保持同業第一,客戶滿意度六行第一。截至2015年9月底,手機銀行客戶數達1.7億戶。第一批推出網上銀行服務,目前個人網銀客戶數突破2億。也是最早開通微信銀行服務的金融機構之一。截至2015年9月底,累計發展微信銀行客戶2560萬戶。

不僅如此,在非金融服務渠道上,建設銀行圍繞大眾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引入非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專業提供商,通過“善融商務”、“悅生活”、“惠生活”等三大渠道,使客戶非金融需求也可在建設銀行生態系統中得以閉環實現。

善融商務作為建設銀行金融生態版圖的一塊重要拼圖,在搭建平臺、連接資源方面也受到客戶的青睞。截至2015年9月底,善融商務商戶數近6萬戶,註冊會員1339萬個,當年非金融類實物商品成交金額411億元。2014年4月,建設銀行在金融業首家推出“善融商務跨境購”服務。平臺繳費項目達4000多個,覆蓋城市300多個,實現交易量2億筆,交易額381.2億元。

“在這個系統中,客戶可以像呼吸新鮮空氣一樣享受到建設銀行的金融生態服務。”楊文升表示,建設銀行可以根據個人客戶的衣食住行、娛遊學購、生命週期、成長積累傳承,以及公司客戶的創業、生産、上市、並購、投資、貿易等不同層面、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整合建設銀行集團、第三方各類産品和服務資源,制定並提供滿足客戶金融需求和相關非金融需求的服務,形成全景式、多樣化、開放式、自演進、智慧型的生態系統。

國際化佈局加快轉型 國際業務向量質並重轉型

如今的中國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在人民幣國家化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指引下,越來越多企業“走出去”,大型金融機構也隨之加速海外佈局,提升全球服務能力。

“國際化”是建設銀行戰略轉型的一個關鍵詞,在“CCB2020發展戰略”中,中國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提出,加快向綜合性銀行集團轉型,其中一個轉型重點是國際業務要向綜合性、國際化和量質並重、效益提升轉型。

上半年,建設銀行(歐洲)在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西班牙巴塞羅那和義大利米蘭設立的四家分行已正式開業。當地時間10月19日,倫敦分行正式開業,至此,建設銀行實現了在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26家一級機構,各級機構總數133家的國際化佈局。

翻開世界地圖,梳理建設銀行海外機構佈局便會發現,目前該行基本完成了全球服務網路覆蓋。中國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約翰內斯堡、東京、首爾、紐約、胡志明市、雪梨、台北、盧森堡、中國澳門、多倫多、倫敦、巴黎、巴塞羅那、阿姆斯特丹、米蘭18家分行,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行歐洲、建行紐西蘭和建銀國際7家全資子公司,在巴西還收購了BIC銀行72%的股權。

隨著海外網點的快速擴張,境外業務成為建設銀行一個新的利潤貢獻增長點。中報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末,建設銀行海外商業銀行資産總額10465.0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38%,據悉,目前已經突破2000億元,海外投行實現財務顧問收入30.68億元,海外業務實現利潤總額21.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61%。上半年,建設銀行實現國際結算量6079億美元,同比增長8.70%;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累計實收實付項下結算量8341億元,同比增長17.38%,人民幣清算網路覆蓋43個國家和地區。

建設銀行行長王祖繼表示,在國家鼓勵企業加速“走出去”背景下,特別是在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方面,建設銀行要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不僅是融資服務,還要不斷拓寬新的金融服務模式,發揮非銀行、子公司功能,發揮母子公司聯動效應,為“走出去”的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預計該行年底海外一級機構可達30家左右,進一步為“走出去”企業提供強有力支援。

綜合化經營又下一城 加快推進子公司改革

近期,國內首家銀行設立養老金公司的試點公司即將正式成立。建信養老金公司作為“銀行係”試點養老金公司的開拓者,是建設銀行邁向多元化經營、轉變盈利模式的一步,被視為國內銀行業擴寬綜合化經營範圍的重要標誌。

事實上,建設銀行目前已經是國內金融牌照最全的商業銀行,旗下擁有建信人壽、建信信託、建信租賃、建信基金、建信期貨、建銀國際、建信養老金等子公司。

這得益於建設銀行向綜合性銀行集團轉型的前瞻性佈局。王洪章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銀行打造創新金融生態系統的轉型過程中,一個重要轉變在於,創新視野由側重母行創新向集團一體化創新轉變,實現集團創新協同,增強對綜合性銀行集團轉型的驅動力。

王洪章表示,向綜合集團轉型,需建立起涵蓋表內外、本外幣、境內外和母子公司的大資産大負債集團管理模式,改變當前業務和資源配置等過度集中于信貸、國內和銀行的情形。

近年來,由於經濟增速放緩和結構調整,銀行嚴格風險管理,收緊信貸,利率市場化改革倒逼銀行競爭更加激烈,今年央行五次降息對銀行凈息差造成較大衝擊,商業銀行急需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建設銀行正採取積極措施加快子公司發展。2015年上半年,綜合性經營子公司資産和利潤增速分別為28%和48%,發展明顯快於銀行。

王洪章對於建設銀行的綜合化經營還有著更大的雄心。他表示,後續將繼續把增強母子協同和提升子公司市場競爭力作為重點,實現到2020年,子公司行業地位與母行市場地位相稱,設立滿7年的子公司主要經營指標達到所在行業平均水準,在銀行係同類公司中進入前兩位。

在“CCB2020轉型戰略”發佈會上,楊文升最新向媒體透露,目前建設銀行正在推進子公司改革,條件成熟將選擇一個子公司試點,真正讓子公司的治理結構發揮作用,不能把子公司變成分公司,選擇條件成熟的子公司上市。

楊文升進一步表示,正在研究對子公司進行市場化的資源配置,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實行高管人員安排的市場化。未來將不再採取總行配置,而是採取市場化方式選擇,將任期目標、分期目標公佈,在全社會進行市場化競聘。此外,子公司將充分利用集團資源,將集團5億個人客戶潛力充分挖掘,讓子公司與集團之間形成協同關係,每家子公司都有優質、特色的産品。

面對商業銀行盈利和經營的新格局,王祖繼表示,從全球經濟範圍來看,除了美國經濟緩慢復蘇,其他經濟體及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較大,對銀行業經營帶來極大挑戰,今年以來國有大行利潤增長低於預期。對此,建設銀行給出的應對之道在於,在開源節流上下功夫,尋求更好的資産投資,加強信貸管理和風險管控,控制好不良資産減值,實施更加嚴格的內部管理,以降低管理經費,盡可能將經營成果提升至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