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經營報》:建設銀行網際網路戰略提速 構建金融生態體系

發佈時間:2015-11-16

在“網際網路+”大浪潮時代,商業銀行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固有優勢正在逐漸減弱,而新市場、新生態和新客戶習慣的出現,決定了銀行擁抱網際網路才可能“乘風破浪”。

10月23日,借建設銀行在港上市十週年之際,該行董事長王洪章提出了向創新型銀行轉型思路,並強調了要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強化商業模式創新,如構建網際網路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搭建移動銀醫通、智慧物流管理、城市電子便民平臺等,力求搶佔創新制高點。

“超過九成的銀行客戶交易如今都是通過網際網路來完成,而網際網路無疑將是連接客戶和銀行的最重要紐帶。但是,銀行線上的商業模式、業務流程等等體系與線下截然不同,這就是傳統銀行要轉型的原因。”建設銀行方面稱。

投身網際網路

作為國有五大商業銀行之一,建設銀行10年來依靠數量龐大的網點不斷刷新業績。相比上市前,如今建設銀行的資産規模增長了4倍,每年凈利潤也是上市前5倍。在擁有了370多萬公司客戶和5億多個人客戶之後,建設銀行的人民幣貸款餘額達到10.2萬億元,居大行前列。

“10年前,傳統銀行的發展方式主要是粗放式的規模擴張,通過物理網點佈局來獲得客戶資源。‘這條路’走到今天已經越來越窄,可以看到,銀行融合網際網路已經是一個大趨勢,而網際網路的開放性也將給予銀行更大的發揮空間。”建設銀行相關人士稱。

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表示,銀行多渠道和移動化的渠道使用成為新常態。線上線下多渠道覆蓋,使如今的客戶交易行為日趨便捷,為客戶提供不同渠道間的一致性體驗刻不容緩。同時,場景化和生活化的産品解決方案也已經成為新常態。移動網際網路使金融服務深入大眾百姓衣食住行,把金融服務嵌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成為銀行産品服務轉型的關鍵。

“建設銀行的網際網路戰略中關鍵一環就是建設金融生態系統,為實體經濟更好服務,為客戶需求更好服務,同時用新的思維和技術來改造傳統銀行。”楊文升表示。

他認為,通過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最終使實體經濟發展受益,這是建設銀行作為大型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同時,金融生態系統的發展能夠滿足客戶不同需求,實現最好的客戶體驗,並能將金融服務成本降到最低。

“在這個系統中,客戶可以像呼吸新鮮空氣一樣享受到建設銀行的金融生態服務。”楊文升表示。

以客戶為中心

實際上,在網際網路給傳統銀行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時,建設銀行就已經在探索金融生態,並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現在客戶細分、産品創新、渠道建設、智慧技術四個維度。

據了解,圍繞客戶“衣、食、住、行、玩、醫、金融”等七大類行為需求,建設銀行整合了行內、集團及第三方數據資源和小生態圈”。

在創新産品方面,積極發揮銀行集團優勢,發揮子公司在綜合化經營中的載體作用,打造成為非金融領域的專營機構和特色平臺。統籌聯動,形成境內外、本外幣一體化管理能力。

按照“智慧、泛在、跨界”發展方向,建設銀行還加強了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三大網路渠道建設。

據了解,建設銀行在國內率先推出了手機銀行業務,客戶數、交易量、交易額等指標持續多年保持同業領先,客戶滿意度六行位居前列。目前,建設銀行手機銀行客戶數達1.7億戶,個人網銀客戶數突破2億,微信銀行客戶已達2600萬戶,居同業前列。

此外,建設銀行短信金融客戶數達2.8億。在幫助客戶及時獲得賬戶變動等資訊基礎上,還提供多種服務。

據了解,建設銀行是中國金融行業率先在生産環境實現“金融雲”的商業銀行在同業中率先同時在微信、短信及網路渠道推出智慧客服“小微”。累計服務客戶數(含自助服務)5.5億人次,極大降低了人力運營成本,提升了客戶服務效率;各渠道回復準確率均超過80%,其中微信、短信渠道回復準確率已達90%以上。

“建設銀行金融生態系統的美好前景,最終能否實現,我們對此有充足的信心,因為建設銀行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優勢和能力。”楊文升稱,建設銀行在運用“網際網路+”打造金融生態方面,可以説已經以領先者的姿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他認為,從客戶優勢方面看,建設銀行擁有5億多個人客戶和370余萬公司客戶。從技術優勢上,建設銀行新一代核心繫統,可以提供智慧便捷的渠道服務和金融産品。從渠道優勢上,建設銀行遍佈全球的網點、分支機構以及網路服務渠道,有能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客戶提供貼身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務。從數據優勢上,建設銀行擁有豐富的産品、交易、行為數據資訊,在新一代系統上線後,數據的廣度和深度正不斷延伸。從全牌照以及第三方合作資源優勢上,建設銀行現已取得投行、基金、信託、保險、租賃、期貨、養老金等牌照,佔據同業領先的牌照優勢,將使客戶獲得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從創新機制優勢上,銀行持續優化産品創新內部“自生態系統”,培育“鼓勵、開放、寬容、審慎”的創新企業文化。從風險管控優勢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各類型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提升,風險管理基礎進一步夯實,總體風險抵禦能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