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五大行全球化框架建成 中資企業跨境結算意願增強
“逾60%的中國企業已經或計劃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開始使用人民幣進行國際貿易結算,離岸市場上有近三分之一(31%)與中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企業已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建行近日發佈的《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建設銀行2015全球人民幣調查報告》這樣顯示。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化、“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實施激發的市場需求大幅增加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使用的範圍和規模都在快速擴大。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人民幣,這也使得國內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更多采用人民幣結算。”相關業內人士表示。
《調查報告》也佐證了這一點。報告顯示,截至調查時,已經有約三分之一的中國受訪企業表示,在其國際貿易結算中人民幣的使用率高達20%;約七分之一的中國企業的人民幣結算率高於該水準。同時,按照行業劃分,原料和工業領域的企業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支付的比例最高。
除中國企業外,國外企業利用人民幣結算的規模也在增加。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跨境結算之所以受到國際市場的歡迎,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所帶來的諸多好處,例如降低外匯風險、操作便利性等等。
調查還發現,與中國企業一樣,英國、瑞士和智利的企業希望在貿易中提高人民幣結算的份額。報告更是預測,兩年後,在貿易中根本不使用人民幣的企業比例將減少近半。
不過,儘管對很多企業而言更多地使用人民幣有其益處,但離岸市場的企業對可用的産品和策略的了解程度仍然不高。對此,所有受訪的瑞士銀行和四分之三的智利銀行都表示,“現在或今後6個月內”會向當地企業提供相應的人民幣結算、貿易融資和人民幣匯率交易産品,並且人民幣産品種類還將進一步豐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民幣日益國際化,跨境人民幣業務類型已不再局限于全球貿易結算貨幣的單一功能,開始向投資貨幣、儲備貨幣功能轉變。作為集團優化運營成本、降低融資成本常用的方法,人民幣跨境現金管理也受到了企業的高度關注。《調查報告》顯示,22%的調查參與企業已實施人民幣跨境現金管理。
去年10月8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在上海成功上線運作,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再次提速。據記者了解,目前,包括工行在內的部分國內銀行已明確表示,將結合CIPS特點,推出更加豐富的跨境人民幣結算産品,為客戶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實踐證明,中資銀行在推廣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海外分支機構的廣泛設立,更是為人民幣跨境使用提供了了解渠道。《調查報告》顯示,近一半的受訪企業表示其將在海外市場向中資銀行諮詢人民幣相關的問題。
目前,從五大行機構佈局來看,全球化框架已基本建成。近兩年,工行、中行、建行均已完成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佈局,海外機構基本覆蓋了亞、歐、美、澳四大洲。記者還從相關渠道獲悉,部分銀行已在2015年完成在全球主要目標市場的機構佈局。
機構佈局的完成也為中資銀行進一步助推人民幣業務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以建行為例。近年來,作為英國、瑞士和智利的指定人民幣清算行,建行在跨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2015年末,建行已累計為超過兩萬家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量逾10萬億元,輻射193個國家和地區;倫敦人民幣清算行累計清算總量突破6萬億元人民幣,清算直通率在95%以上。
此外,該行還在廈門、蘇州、廣西、福建、雲南、重慶成立了6家總行級跨境業務中心。建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建行已在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30余家境外機構,並擁有基金、租賃、信託、人壽、期貨、投行、養老金管理等金融牌照,全牌照佈局趨近完善,這也為其向客戶提供跨境金融服務綜合方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