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第一財經日報》:國內首家養老金管理公司是如何運營的

發佈時間:2016-01-28

作為國務院獲批首家養老金管理公司, 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養老金公司”),從去年11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經過兩個多月的運營,這家備受市場矚目的銀行係養老金公司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近日公司高管向媒體詳細解讀了其市場定位、投資理念以及公司化運作進展。

定位:打造“一站購齊的捆綁式服務”

一直以來,養老金管理市場上的競技中缺少銀行的身影,但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容,龐大的養老體系數據和潛在的養老保障需求正在催生著專業資産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升級。

那麼,究竟養老金市場這片藍海有多大?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第一支柱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56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會管理的基金資産總額為1.53萬億元;第二支柱中企業年金總規模為0.77萬億元 ;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儲備,尚未有全口徑的統計數據,僅保險公司團體和個人養老保險資金規模,已超1萬億元。僅按以上範圍統計,目前我國養老金基金總體規模不低於5萬億元。保守預計,養老金市場總量到2018年將超過12萬億元,是2014年市場規模的2倍多。

與此同時,受利率市場化對傳統銀行盈利模式的衝擊,以及由此帶來的網際網路跨界與銀行之間同業競爭的廝殺愈演愈烈,再加上經濟下行週期信用風險上升,銀行走規模擴張坐吃利差的傳統路徑已難以為繼,綜合化經營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一種探索。

作為資産規模位居第二的國有大行,建行早在2013年就扛起了“綜合化、多功能、集約化”經營的轉型大旗,並逐步構建起了涵蓋基金、租賃、信託、人壽、期貨、建銀國際等多牌照的銀行控股金融版圖。攬下養老金公司牌照,這是建行集團旗下第七張金融拼圖,對於轉型中的銀行業無疑是另一個新維度的探路。

建信養老金公司由建行和全國社保基金共同發起設立。對於公司的戰略定位建設銀行副行長、建信養老金公司董事長余靜波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時表示,作為建行集團開展養老金業務的統一平臺,在承繼建行現有養老金業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集團化和專業化優勢,橫跨養老保障體系三支柱,打通養老金業務鏈上下游,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一站購齊的捆綁式服務”。

具體而言,公司在各細分市場業務定位和模式定位於:致力於打造第一支柱的核心投資管理人,不斷提高自身投資管理能力;成為第二支柱綜合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商,將受託、賬戶管理和投資管理業務予以整合,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捆綁式”養老金融服務;發揮在第三支柱中的創新先導作用,以養老保障産品為著力點,進一步培育和完善我國的第三支柱養老金市場,力爭將其打造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利潤指標不是唯一指標。”余靜波表示,對公司經營堅持底線思維,力爭在規模上做貢獻。盈利並不是公司首要目標,公司將努力實現委託人利益的最大化,保證國民“養命錢”的長期保值增值。

同時,余靜波表示,建行對養老金公司的要求符合集團“綜合化、多功能、集約化”的初衷。從集團角度是配合國家養老保障體制的頂層設計,建信養老金公司的成立承擔著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在養老體制改革傷方面,國外經驗表明養老金管理銀行是主力,之前銀行在參與養老保障體制的運營有限,這次改革使得銀行的主體功能發揮作用,銀行有望作為主體身份參與養老金的運營管理;從銀行角度,目前建行正在進行綜合化、多功能、集團化的轉型,養老金業務的公司化試點切合了集團的戰略轉型方向。

作為銀行係的首家養老金公司,建信養老金公司如何依託股東資源、如何利用銀行資源實現業務聯動,是事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經營韜略。對此,余靜波表示,建行將在養老金業務發揮“基礎性、方向性、戰略性”功能。

在渠道方面,借助傳統網點優勢從線下認知逐步過渡到線上銷售。在客戶資源方面,依託建行現有的367萬對公客戶産生各層級的需求對接服務,針對5.23億個人客戶需求,實現“一點接入、綜合服務”,在“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下,為客戶提供綜合的、一流的、全方位服務。

在産品創新方面,余靜波表示,建信養老金公司將加強與分行、建行集團其他子公司聯動,搭建産品基礎資産來源平臺,利用産品服務的互補性,協同創新研發産品和服務,特別是發揮其他子公司的資産管理能力,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投資策略:收益預算管理 穩中求進

由於隔離的角色限制了銀行對養老金的直接投資,如今建信養老金公司的試點,突破了銀行係進軍養老金投資與管理的“天花板”。如何實現“養命錢”的保值增值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我們的投資目標是:安全、穩健、可持續,也就是在確保本金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組合的波動率,實現養老金資産的穩定適度回報,通過對市場趨勢的把握,實現長期收益最大化,為委託人提供安全穩健的長期投資收益。” 建信養老金公司總裁馮麗英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那麼,如何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呢?對此,馮麗英錶示,從投資策略上來實現。在大類資産配置策略上,首先要有一定的流動性倉位來保證這個流動性的需求,這是前提;然後在其他資産配置上要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實現收益的長期可持續性,實現資産凈值的適度的持續的複利增長。

具體的做法就是:收益預算管理,穩中求進。馮麗英介紹,收益預算管理,即通過風險預算模型計算出“安全墊”,在力爭本金不出現重大損失的前提下,確定大類資産配置倉位比例;根據宏觀經濟運作狀況、流動性狀況、政策形勢、利率走勢、盈利增長趨勢、估值、信用狀況等的綜合判斷,測算各類資産的配置比例隨著組合凈值和各類資産風險收益特徵變動而發生的相對變化,適時進行投資比例的動態調整,主要採取右側交易的方式進行投資。

所謂穩中求進,即秉承絕對收益價值型投資理念,根據經濟週期的流轉而配置不同類型的資産,力爭規避經濟週期波動影響,綜合運用大類資産配置策略和收益預算管理策略,獲取長期的穩健的絕對收益。

穩,具體到資産配置領域,首先配置一定比例的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信託産品、債權計劃、銀行理財、特定資産管理計劃等成本計價的品種,為組合貢獻穩定收益,完全規避資本市場價格波動,為穩定産品業績提供堅實基礎。

進,即通過對宏觀經濟、大類資産收益等因素的提前判斷,綜合考慮倉位控制以及收益預算管理,抓住確定性機會,利用債券市場的交易機會、杠桿套利機會及權益市場的配置及交易機會,為投資組合貢獻低波動性超額收益。

“2016年股票、債券市場具有機會,這考驗機構資産配置的能力。”馮麗英錶示,經歷了2015年大牛市急劇逆轉的行情, 2016年投資策略更加穩健。做好組合分散化投資,合理配置現金、債券、股票、基金、股權、PPP、信託等資産,並通過股指期貨等套保手段,最大限度降低波動風險。在資産配置策略,在每個組合資産配置有具體的比例,並根據市場行情實行動態調整。

作為一家全新的公司,馮麗英錶示,建信養老金公司力爭在試點基礎上採取開放式的合作,通過廣泛的機構合作,整合社會資源運營,為投資機制做出貢獻。據透露,建信養老金公司已經與老齡委簽署了合作協議。

公司化運作:建立激勵和考評機制

事實上,建行養老金公司從破繭而出到羽化成蝶經歷了一個蛻變過程。從2013年建行高層醞釀養老金業務“公司化”經營的構想,並於2014正式報送國務院,年底獲批首家養老金試點資質,自此,在原有的養老金業務部基礎上建行快馬加鞭完成了向公司化內部治理和組織架構的轉變,並於2015年11月20日正式掛牌。

從傳統銀行的業務部門發展到一家致力於成為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專業化養老金公司,人才無疑是對這家嶄新公司的一大考驗。“人才的選擇和團隊的搭建是公司的第一個考驗,第二是吸引人進來後的機制問題,建立考核和激勵機制是挑戰。”馮麗英錶示。

據介紹,建行養老金公司員工背景主要來源三方面:原有建行養老金從業骨幹人員,市場公開招聘的核心管理者、投資總監等,以及來自同業合作的基金、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的專業人士。

馮麗英介紹,建信養老金公司堅持市場化原則,採取市場化手段進行考核激勵:一是建立了公司業績指標,通過規模指標、投資收益率等來保證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二是建立了個人考核指標,採取定量考核和管理指標考核相結合的辦法;三是建立了超額價值的考核,對創新性業務超額貢獻給予嘉獎;四是為員工職業晉陞建立了良好的發展通道,從雇傭關係轉為主人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