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家》: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找準扶貧脫貧著力點
《山海經》有雲:“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寥寥九字,生動勾勒出福建省依山傍海的地理特性。福建山嶺蜿蜒,海岸線綿亙曲折,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導致這一沿海發達地區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現象,存在不少農村貧困村莊和人口。而植根八閩大地的中國建設銀行福建分行,通過扶持農業上游産業鏈,創新扶貧産品與服務,精準帶動下游農戶脫貧奔小康,取得顯著成效。
至2015年底,建行福建省分行涉農貸款餘額達1128 億元,當年新增47億元;參與建設南平安濟生態城、三明寧化縣高塹片區老虎窠安置新村、龍岩高陂鎮等福建城鎮化建設項目19 個,城鎮化建設貸款累計投放55.37 億元,為當地農業發展與城鎮化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扶持一個産業 帶動一片致富
冬天的武夷山綠樹蒼翠,流水湍湍,雨水落在石板路上,激起陣陣薄霧。群山環繞之間,一排排低矮的茶樹整齊排列在道路兩旁,宛若人間仙境,又透著幾分煙火安逸的氣息,這便是聞名全國的武夷岩茶的産地。而與青山秀水不相稱的,是過去這裡的山區農民長期找不到脫貧良方。
今天則完全不同了。記者走訪了武夷山地區著名的茶業公司——天英茶業。廠長朱建福身材瘦削,衣著樸素,讓人想不到他的公司年收入額突破千萬元。他對記者表示,“多虧了建行的‘助業貸’為企業不斷提供資金,才讓我的公司越做越大,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朱建福向記者介紹,幾年前茶農們都是“單打獨鬥”,不僅要種茶、採茶、制茶,還要自己背茶葉到全國各地去推銷。茶葉的銷路不穩定,農民們壓力非常大,收入情況也一直得不到改善。
自從像天英茶業這樣的龍頭茶企出現後,這個狀況得到了極大地緩解——“我們廠子向茶農收購茶青,農民只負責種茶。而且我們給農民保底價格和一部分預付款,大大地減輕了農民們的壓力”。朱建福和幾位村民都表示,幾年前單幹時,茶青的收購價每斤只有十幾元到幾十元,茶企介入收購環節後,這個數字翻了差不多十倍,與之對應的,農民們的收入也提高了6—7 倍。除去種茶外,之後的所有環節都由茶企負責,農民的壓力小了很多,茶葉的品質越來越好。
朱建福介紹説,自己之所以能將公司辦起來,得益於建行推出的“助業貸”。自辦廠開始,建行就向廠裏貸款400 萬元,投資在設備等方面。三年過去了,貸款額度也漲到了1600 萬元,極大滿足了工廠的運轉需求。“收購茶青、預支貨款都需要現金,這筆貸款幫了大忙”,朱建福如是表示。
建行南平分行副行長張明對記者説,他們在扶貧工作中發現,扶持龍頭産業帶動農戶發展是最有效的扶貧方式。“我們要推動鏈條式發展,幫助當地茶葉産業打造品牌,提升品質。通過這種方式,帶動茶葉經營從單打獨斗轉向聯合共贏。”張明對記者這樣説。
“五六年前,女孩子都不願意嫁來我們村裏,現在村裏家家都有兩三輛小轎車,一年收入十幾萬元,外面的女孩子都搶著嫁過來。”在天英茶業工作的天心岩茶村村民左俊一臉自豪地對記者表示。
近年來,建行福建分行以支援加快農業産業化為核心,積極探索“公司+農戶”“公司+仲介組織+農戶”“公司+專業市場+農戶”等新型信貸模式,通過信用抵押等方法為農民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從農業産業鏈入手,拉動農村上下游産業、縣域經濟全面發展。
創新産品服務全力支援三農
記者抵達建甌海西蔬果茶交易中心批發市場時,已是垂暮時分,夜幕籠罩下的集散地燈火通明,滿是工人忙碌的身影。他們將新鮮飽滿的冬筍分裝、打包,發送到全國各地的超市和消費者家中。
福建海綠集團有限公司開發並建設了海西蔬果茶交易中心,公司董事長雷祿鑫在採訪中表示,公司利用現有資産向建行抵押並取得了2000 萬元支農貸額度並分散給交易中心裏的100 多戶流通戶。流通戶則以自己的貨物向交易中心擔保,獲得這筆最高30 萬元的“支農貸”。
雷祿鑫對記者説:“交易中心的模式確保了流通戶能夠將農産品都收購回來,不會再出現作物成熟但因沒有銷路而無人採摘的現象。”流通戶利用貸款進行收購,當貨物出清後即可償還貸款。
建行建甌支行行長練蔚煥對記者表示,目前支農貸的不良率為0,以後該行將根據交易中心的需求繼續追加額度。
建行建甌支行在深入了解了當地農戶的需求和農業生産經營現狀後,開辦了“支農貸”與“助商通”貸款業務,通過創新“土地合作社+政府公司擔保”的金融服務模式,對農林公司推薦的優質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客戶予以授信。農民無需抵押自己的房産,便可獲得貸款,對他們投入生産、購置肥料種子等起到了關鍵作用。
除了支農貸業務外,在交易中心記者還看見了建行福建分行獨有的助農取款點。福建分行借助果蔬合作社和電信營業廳等平臺,在528 個村鎮設立了784 個“三農天地”助農取款點,覆蓋近7 成縣域。助農取款點內安裝了自助交易終端、驗鈔機、電腦等設備,農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存取款、生活繳費等服務;提供的“線上金融”服務通過視頻線面對面地交流辦理業務,讓農民更安心。銀行以遠低於設置網點的成本滿足了農民的基本金融需求,實現了雙贏。
此外,建行建甌支行加強與海西蔬果茶交易中心的合作,以結算網路為突破口,率先在收購場所、中心商戶安裝電話支付終端,為各級收購商、中心商戶配發結算通卡,為下游菜農辦理借記卡,推廣非現金結算業務,實現中心上下游資金流體內迴圈,有效地拓寬了業務渠道。
打造電商平臺爭取多方共贏
在海西交易中心的現場,有許多冬筍被裝入小紙箱內。雷祿鑫介紹,海西交易中心除了對全國各地進行蔬菜批發,不少個體商戶還進行電商B2C交易,這些小紙箱將通過建行的善融商務電商平臺(下文稱“善融商務”)和快遞服務送到普通消費者手上。
張明對記者不無驕傲地表示,善融商務既解決了産品銷路問題,也免除了農産品收購中層層加價的現象,農民通過合作社直接在善融商務上銷售,可以提供給消費者更加價廉物美的農産品,品質比超市買到的更加新鮮。
建行在善融商務裏推出“善融e 貸”貸款服務,無需實物抵押,只憑在該平臺內的交易數據和信用,商戶即最短可在一週時間裏獲得最高200 萬元的信用貸款。建行福建分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趙岩對記者稱:“善融商務及‘善融e 貸’使扶貧從救急向救窮迅速轉變,讓扶貧變得更加高效。”“善融e 貸”較傳統貸款更靈活方便,商戶可以提前還款,審批成本也更低,從而更加貼心、迅速地支援小微企業的發展。
目前福建全省有超過1.6 萬戶商戶入駐該平臺,其中10% 從事農副産品銷售,當年平臺交易總量超過86.3 億元,“沒有電商的時候,我們農産品困在山中人未知,上了建行善融商務,真正支援了我們閩貨走天下!”採訪中雷祿鑫豎起了大拇指。
除了利用善融商務推廣當地特色農産品外,建行建甌支行還為建甌市政府建立的海綠電子商務平臺開發了介面,開通順暢的金融結算渠道,把分散各地的農副産品集中銷售,形成規模效應,讓原來滯留的農産品找到了買家,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讓本地新鮮的特色農産品迅速發往全國各地,帶領農戶真正體驗科技帶來的方便快捷,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建甌特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