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金融時報》:最美“建行”人 譜寫時代新篇章

發佈時間:2016-03-25

2005年,中國建設銀行(“建設銀行”)于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集資達80億美元,創造了當時香港上市公司募資的最高紀錄。上市十一年來,建設銀行縱深發展,遠遠超出預期。上市十一年後的今天,回望十一年卓越發展,建設銀行已成為世界第五大銀行(以市值計算)、全球第六大企業,並擁有5億多個人客戶、370多萬公司類客戶,境外機構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美好的願景規劃、卓越的創造精神、廣泛的業務覆蓋,使得建行在新的發展歷程中精益求精、持續繁榮。

在實現業績穩健增長、完成集團整體全面轉型、開展更廣闊國際發展戰略、不斷提高社會影響力的同時,每一位建行員工都用自己的行動在不同的崗位發光發熱,用自己的力量去譜寫時代的新篇章,爭做“最美建行人”。

鮑傑漢 廣東省東莞市分行小企業客戶部負責人

他是一位有著敏銳洞察力的創新者,第一時間捕捉到科技金融轉型大潮的襲來,迅速出擊,在東莞銀行業中首個獲得政府對科技貸款的100%代償政策,贏得高達70%的貼息比惠,唱響了建行科技金融“好聲音”。

該業務是打開科技金融之門的“金鑰匙”。他牽頭在廣東分行創新推出了《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同年10月9日,鮑傑漢牽頭行銷並投放了全國建設銀行首戶、也是東莞市37家銀行同業中的首戶純專利權質押貸款。

鮑傑漢在科技金融領域不斷打拼,成為有名的專家,東莞市科技局聘他為科技金融顧問,凡出臺一項科技金融政策都會向他諮詢和徵求意見;各類專業講座和座談,鮑傑漢也是每會必請的專家。

2014年末,鮑傑漢將科技金融作成為銀行服務産業新發展的突破口,積極推動科技金融創新,在全省系統率先發起與政府的“政銀”合作談判。于6月中旬,成功簽訂了首個《科技企業融資政府代償、貼息協議》,政府對建設銀行發放的科技企業貸款可能出現的不良給予100%代償,並對貸款給予高達70%的利息補貼,該模式首開先聲,獲得了各界充分肯定。

陳霞 建行總行養老金業務部

2011年,陳霞調入建設銀行養老金業務部,2015年參與籌建國內首家養老金管理公司。從經辦內部員工企業年金到為全國兩萬多家企業提供養老金服務,她的工作軌跡和建設銀行養老金業務的發展壯大、創新轉型始終息息相關。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早在2001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就達7.1%,根據7%的人口老齡化國際標準,我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4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1242萬,佔總人口的15.5%,  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55萬,佔總人口的10.1%。人口老齡化是困擾全世界的重要課題。計劃生育背景下的中國人口老齡化尤其嚴峻,尋找破解老齡化困局的出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2005年,建設銀行取得企業年金基金託管人資格;2007年取得受託人和賬戶管理人資格,積累了豐富的運作經驗,奠定了紮實的業務基礎。建設銀行養老金業務各項指標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多項業務指標名列同業第一,管理養老金資産總額超過2100億元。

韋鎮雄 廣西區分行社會責任工作先進典型

韋鎮雄,壯族兒子,是建設銀行廣西柳州分行的一名老黨員。從2005年開始,他積極響應廣西區政府和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的號召,毅然來到偏遠的貧困山區駐村扶貧,這一駐,就是十年。十年來,韋鎮雄始終牢記建設銀行“為社會承擔全面的企業公民責任”的使命,大力爭取扶貧資金在貧困苗鄉落地,不遺餘力地解決貧苦群眾最關切的問題,默默地做著一名富民強村的“服務員”,把溫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大愛和一腔熱血播撒在偏遠苗鄉。

每到一處,他都把工作重點放在黨組織的發展壯大、精神文明建設以及農村經濟建設等主要方面。他抓班子,育骨幹,帶隊伍,培養和建設有戰鬥力的班子核心,發揮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組織動員全體村民形成積極向上的合力,變“輸血型”為“造血型”,走出共同致富的新路。

韋鎮雄時刻思考著如何為苗鄉謀發展。在公和村,他引進番茄種植項目,村民可以通過出租土地或自己種植兩種方式來開展生産,商家負責技術指導和成果收購,幫助村民提高就業和創收。每次一到襯裏,他總是連水都顧不上喝就直接到田間地頭了解生産情況。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了鄉親,在他的帶領下,村民收入顯著增加,對這位建行書記讚賞有加。

這樣的“最美建行人”還有許許多多,他們默默耕耘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用樸實的行動為人們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也正是因為他們,建設銀行必定會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大展拳腳,持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