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建行:盡可能支援自住及改善性住房貸款需求
3月31日下午,建行在京召開2015年經營業績發佈會。而就在同一天,國務院下發《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其中提到“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那麼,房地産信貸政策是否也會相應做出調整?
就此,建行行長王祖繼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房地産市場出現更為複雜的情況,我們將加強客戶名單制、區域化管理,把國家對房地産調控政策落到實處。
在本次發佈會上,除房貸問題外,對社會關心的資産品質、風險管理以及“營改增”等熱點話題,建行也做出一一回應。
盡可能支援自住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盡可能支援個人客戶自住、改善性住房的貸款需求。”王祖繼在回答本報記者有關該行房貸政策問題時説。
根據建行剛剛披露的年報,截至2015年末,建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7738.95億元。對此,建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評價,建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和新增繼續保持同業首位。
記者發現,與2014年相比,建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新增5200億元,增幅約為23%。增幅與2014年相比,繼續加大。
對於具體投向,建行在年報中透露,2015年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支援百姓合理住房消費。
個人住房貸款得到大力支援的同時,建行對房地産開發類貸款也在進一步壓縮。根據年報數據,2015年開發類貸款較上年減少569.86 億元。
“我們將房地産風險視為最重要的風險。”王祖繼説。事實上,房地産貸款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正是建行持續加大投入的關鍵因素之一。年報數據顯示,該行個人房貸不良率僅有0.31%,雖較2014年有所上升,但仍遠低於其他個人貸款業務。
對於今年的打算,建行表示,將鞏固並提升個人住房貸款傳統優勢。
許一鳴更是強調,建行房地産相關貸款風險可控。年報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房地産貸款不良率由2014年的1.10%上升至2015年的1.23%,但不良貸款餘額卻出現明顯下降。
努力化解風險
“在化解風險方面,我們做了很大努力。”建行副行長楊文升説。
截至去年12 月31 日,建行不良貸款餘額1659.80 億元,較上年增加528.09 億元;不良貸款率1.58%,較上年上升0.39 個百分點。這也是繼2014年後,建行不良貸款率再次突破1%,增幅也較上年有大幅增加。
據記者了解,建行已對重點行業、區域、産品開展專項風險排查。
對此,建行表示,該行把握風險演化規律,提升風險化解能力,創新風險處置模式,採取了更加積極主動的措施辦法,著力構建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從建行不良貸款分佈地區來看,無論是長三角、珠三角還是環渤海、東北地區,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無一例外都呈現走高趨勢。一些地區不良貸款增幅較大。其中環渤海地區不良貸款率更是由2014年的0.66%增長至去年的1.27%。而珠三角地區不良貸款率更是比2014年提高0.75個百分點至2.11%。
對於不良貸款的增加,建行已經有所判斷。不久前,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資産品質保持穩定壓力大。高杠桿率和産能過剩是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領域,産能過剩行業佔據銀行業大量的信貸資源,隨著國家加大去産能和清理“僵屍企業”力度,銀行業資産品質面臨較大壓力。
那麼如何防範和化解風險?以過剩産能行業為例,早在2014年,建行信貸政策中就將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造船這五大嚴重産能過剩行業,以及煉焦、鐵合金、電石行業、鋼貿、煤貿等風險突出的行業列為了重點控制壓縮行業並嚴格實施名單制管理。
王祖繼介紹,這方面信貸餘額是持續保持下降的。建行年報數據對此也有反映:五個産能嚴重過剩行業貸款餘額1302.59 億元,較上年減少35.63 億元。
對於上述行業企業,建行不是片面化的“一刀切”。王洪章近期就曾表示,我們始終認為夕陽行業中也有朝陽企業,即使對於産能過剩行業我們也是有保有壓,其中的行業龍頭我們一直支援他們兼併整合、做大做強。同樣,很多的時候,合適的産品、妥善的風險緩釋安排,既可以滿足客戶融資需求、也可以規避週期性行業信貸風險,比如貼現、百分之百保證金貿易融資業務等低風險業務,就是如此。
“營改增”影響主要看稅基調整
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方案,明確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試點範圍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業。
“營改增”將會對銀行盈利帶來怎樣的影響?王祖繼在回答本報記者這一問題時表示,這主要看稅基調整幅度。
稅基即課稅基礎的簡稱。其有兩種含義,是某種稅的經濟基礎,也可指計算繳納稅額的依據或標準。
他透露,對於金融業而言,“營改增”還有很多內容正在制定中。兩會期間,相關部門表示,從整體來看,“增改增”後,稅收負擔是持平和減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