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傳統銀行的不良率依然可控?聽聽建行行長王祖繼如何説
隨著2015年中國各上市商業銀行的年報發佈,對於曾經無限風光的中國國有銀行的質疑也逐漸增多:利潤率大幅下滑,不良貸款飆升……對此,4月9日在波士頓參加2016年“哈佛中國論壇”的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祖繼表示,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産有所增加,不良率有所反彈,但總體上依然處於可控的範圍。
據3月底披露的建設銀行2015年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建行實現凈利潤2289億元,同比增0.28%,較上年下降0.20%;建行資産規模達18.35萬億元,不良貸款餘額1659.8億元,較上年增加528.09億元;不良貸款率1.58%,較上年上升0.39個百分點。同期公佈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2015年年報,主要數據基本接近,均出現了凈利潤增長停滯、不良貸款和不良率上升的局面。王祖繼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風險因素出現變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快,使高度依賴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金融脫媒加劇,對銀行傳統支付仲介和信用仲介地位形成挑戰。跨界競爭日益激烈,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非銀行機構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等跨界進入了銀行業的傳統領域,使銀行業的傳統領域和應用模式受到了很大衝擊。不僅如此,中國銀行業擴大雙向開放、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原有風險管理的範疇逐漸從境內拓展到全球;存貸款定價能力、跨界乃至全球視角的風險管理能力面臨新挑戰。從中國銀行業自身來看,王祖繼認為,快速擴大的資産規模和利潤增長速度,並沒有帶來管理能力和經營水準的同步提高。在資本結構上仍存在國有出資人股權結構單一的問題。在公司治理方面,雖然在制衡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成效,但在效率方面還有很大改進空間。尤其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市場化配置的比例還比較低。激勵約束相容的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在經營管理、市場定價、産品創新、風險管控、全球競爭、專業人才等方面,與國際先進銀行相比還有不小差距。這要求中國銀行業必須以市場化為方向,加大體制、機制改革的力度、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品質,真正建立資本充足、結構合理、風控嚴密、功能完善、基礎紮實的現代商業銀行。王祖繼表示,為應對當前挑戰,應當注意幾大關鍵方面:首先,要積極探索國有股權結構多元化,引入其他國有出資人,由單一國有資本出資人,向多個出資人轉變,豐富國有控股內在結構,形成國有控股多樣化。通過吸收適量社會資本,與優質、健康、富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合作,實現國有金融資本與民營金融資本交叉持股,進一步形成多元、協同、相互融合的股權結構。通過增發、配股、轉換債、再融資和員工持股等方式,適度分散股權集中度,循序漸進提高非公有資本持股比例,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
其次,要科學界定職責,進一步健全公司治理。一是整合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與管理層的職責,減少職能重疊;二是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及監督制衡力,董事會結構由執行董事和股權董事佔多數,逐步轉變為獨立董事佔多數;三是建立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相統一的監督體系;四是深化人力資源和薪酬體制改革,建立銀行高級管理人員的分類分級管理、考核和薪酬分配體系,建立市場化的聘用和考核制度。
再次,還要加大創新力度,提升市場競爭力,順應金融需求多元化與特色化,充分發揮和拓展銀行服務功能,構建全球授信、現金、賬戶管理等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全方位全時空的金融服務平臺。
另外,還要加強新産品研發和綜合服務輸送能力的建設,持續推進業務流程差異化、動態化的再造,形成多層次金融産品和多樣化增值服務能力。
然後,儘快掌握市場化定價需要遵循的原則,依照程式和定價技術等方面,建立量化定價模型和相應系統支援,提高定價精細化科學化水準。
最後,通過風險偏好的擬定和傳導,推動全面風險管理責任制在境內外機構落地,不斷提升風險計量水準,開發優化獨立的內部評級體系和風險限額測量模型,加快各類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