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銀行卡盜刷緣何防不勝防
“卡在手,錢沒了”,原因究竟是什麼?更令人關心的是,在銀行卡盜刷中,銀行、客戶雖同為受害者,但責任究竟由誰來承擔?
採訪中,記者發現,當看似安全的用卡環境變得不那麼安全時,一些持卡人對用卡更為小心謹慎。而少刷、不刷的選擇或許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騙局就在身邊
“把我2萬元錢還回來。”不久前一位客戶來到某銀行網點,提出了這樣的請求。
原來這名客戶收到一條偽基站發來的自助更換4G卡的短信,按照短信內容要求,向10086回復發送“ZZHK+新USIM臨時號碼”申請自助換卡指令。次日該客戶賬戶便被4家第三方平臺消費13筆,共計2萬元。
“這是一種新案例。”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簡單來説,移動用戶申領自助更換USIM卡時不需要驗證客戶身份資訊。利用這一點,不法分子誘騙目標客戶發送自助申請換卡指令,並在裝有新USIM卡的手機上回復“Y”,即確認換卡成功。新USIM卡啟用且電話號碼即為客戶原手機號,舊SIM卡則失效。不法分子使用新USIM卡接收到的短信驗證碼,重置第三方支付平臺登錄密碼,登錄後進行快捷支付交易盜取銀行卡資金。
利用4G自助換卡僅是眾多銀行卡盜刷騙局的一種。某大行近期梳理盜刷騙局後發現,騙局的種類層出不窮,包括系統升級、冒充客戶電話、假冒朋友圈、利用理財平臺、假借安全賬戶、倣冒親友等。
“不管你是否開辦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電話銀行等電子銀行産品,是否進行過電商購物和網上支付,其實騙局就在身邊。”某業內人士提到,“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網路金融的擴張,境內外頻出地區性的職業詐騙犯罪群體,新型的網路違法犯罪已具備産業鏈特徵,犯罪手段多樣化、欺騙性強,贓款轉移方式多、速度快,已經嚴重危害了大眾的銀行卡資金安全,也危害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環境。”
誰應承擔責任
發生信用卡盜刷後,客戶往往認為銀行應承擔全部責任。
然而,部分結果並非客戶所願。因輕信銀行客服打來的調額電話,深圳市民侯某的信用卡被騙子刷走近5000元。廣州市越秀區法院對侯某起訴銀行洩露個人資訊致信用卡被刷一案進行一審判決,認定該案件屬於刑法的詐騙犯罪,侯某是由於主觀疏忽上當受騙,與銀行無關。
“其實主要看舉證情況”,一位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如果銀行能夠證明其已經採取了較為完備的風險控制措施,並已合理地告知客戶注意自我防範,則不承擔責任或者承擔的責任較小;但如果客戶能夠證明,銀行採取的防盜刷措施不足以保護銀行卡安全,則銀行需要承擔責任。”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補充,如果是信用卡,特別是具有網上支付能力的信用卡,由於對交易的安全性要求較高,因此對銀行舉證的要求比較高。
那麼,具體在什麼情況下,客戶需要承擔銀行卡盜刷責任?記者目前掌握的情況是,如客戶曾發生銀行卡丟失情況、銀行卡背面無本人簽字、支付時曾有非本人簽字等情況,客戶要自行承擔損失。
“應儘快更換晶片卡。”北京某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建議。早在2014年,各家銀行便陸續停發磁條卡,推出更為安全的晶片卡。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仍有較多持卡客戶未換領晶片卡。“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很多持卡客戶到目前為止,並未意識到有必要申領晶片卡”,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也與銀行的宣傳不夠有很大關係。”
對於銀行卡盜刷,多數銀行在積極處理的同時,也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態度。“部分‘盜刷’發生在持卡人明知道的情況下。”一位業內人士反映。
記者了解到,個別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套現,並謊稱被“盜刷”;還有持卡人將身份證、信用卡抵押給諸如小貸公司等民間借貸機構,無力償債後,這些民間借貸機構通過刷卡消費彌補損失,持卡人同樣以“盜刷”理由申請銀行承擔責任。
防“盜”有竅門
在談及如何防範盜刷時,建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建議,“頻繁刷卡時,需經常進行密碼更新。網上銀行的密碼最好採用數字和字母組合的方式。”
除經常修改密碼外,該工作人員還提示,對於不明網站連結、公共場所免費WIFI,都要養成禁點、禁用的習慣。同時他還建議,持卡客戶的信用卡、儲蓄卡應儘量開通短信提醒功能,借助短信提醒,用戶能夠及時掌握信用卡、儲蓄卡資金變動情況,遇到異常情況,及時辦理挂失和凍結,待情況查清後,視情況辦理解凍或補辦新卡。
也有業內專家提出,“銀行也要與持卡人一起管理風險,這樣才能全面保障銀行卡資金安全。”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針對越來越普遍的網路盜刷、電信詐騙等案件,各大銀行也持續通過技術、産品和服務創新提高風控能力,維護消費者和銀行自身權益。
這些措施也更為積極和具體。如廣發銀行表示,該行通過智慧邏輯和精準的數據模型監測客戶消費行為,判斷客戶消費是否異常,並及時通過短信或電話與客戶進行確認。廣發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超過95%的交易欺詐案件是該行主動偵測發現的。
在加強交易監測的同時,廣發銀行還不斷前移風險接入點。據了解,2015年廣發銀行共為10幾萬可能涉及風險的客戶發送風險提示短信,主動外呼數萬名客戶告知卡有片有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