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從“輸血”到“造血” “靶向治療”解貧困--金融成為精準扶貧“加速器”
“臉朝黃土背朝天,土裏刨得糊口錢。”這句順口溜生動反映了農民的艱辛。在乾旱貧瘠、生態脆弱的西北地區,“土裏刨食”則更加艱難。近日,記者來到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甘肅省進行實地調查,發現與過去單純“輸血”的粗放式扶貧相比,“找準比較優勢、緊跟市場需求、做強特色産業、拉動就業增收”等“造血”式精準扶貧已經成為當前扶貧工作的一大趨勢。在這一過程中,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通過提供精準的優惠信貸支援,一方面加速了貧困地區特色産業和企業的成長;另一方面很好地落實了國有企業的幫扶責任,形成了不少值得借鑒的精準扶貧經驗。
因地制宜除“窮根”
甘肅省臨夏市銅匠莊村村民王小元一家曾是典型的農業貧困戶,家裏的四五畝地一年種下來也就幾千塊錢的收入。中國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西北地區貧困主要源於四方面:一是自然環境惡劣,缺水導致土地利用率不高;二是深處內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阻礙經濟發展;三是資訊閉塞,一些貧困地區和民眾致富思路不寬、發展意識不強;四是優質的科技、金融、人才等市場要素還不能滿足發展需要。
而如今,王小元已經成為當地一家種羊繁育企業的飼養工人,她個人的年收入可達3萬多元,再加上丈夫外出打工的收入,全家老小已經告別了貧困。
勞動力、土地、自然環境都沒有變,王小元這類貧困戶的收入是怎麼提高的呢?因地制宜找“窮根”,“靶向治療”解貧困。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脫貧得益於“銀行+企業+農戶”的精準扶貧模式,即:企業從海內外引進德克賽爾、薩福克、小尾寒羊等優質種羊,組織村民進行高附加值的畜牧養殖;農戶將土地流轉給企業或將農作物出售給企業作為飼料,自己進入企業打工;銀行則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和精準扶貧政策,為其提供優惠的信貸支援。
據了解,王小元所在的佳源牧業最初只是當地建行的結算客戶,後來該行發現這家企業不僅經營效益良好,而且還主動雇傭精準扶貧戶,並採取向貧困戶“送羊收崽”的方式來擴大養殖規模。因此今年4月,當地建行在主動與企業溝通後,根據實際需要提供了500萬元優惠貸款,每年將為其節省利息支出12萬多元。
市場嗅覺尋對策
“找準市場需求,將適合當地發展的産業做大,就能增加就業,減少零就業家庭。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沒有金融的支援,企業發展速度就起不來,吸納就業也會受限。”一位獲得建行1500萬元貸款幫扶的甘肅企業家感慨地説,在他的清真食品企業中,有不少貧困戶因産業發展加速而獲得了不錯的就業機會,其中回族、藏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佔到80%。
事實上,這位企業家的話道出了金融扶貧的本質——加速優勢産業發展,提高貧困地區“造血”能力。而這造血的“血”,本質上來源於市場利潤,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銀行及企業的市場嗅覺。
甘肅定西儘管素有“貧瘠甲天下”之稱,但因地理和氣候條件盛産馬鈴薯、玉米、苦蕎等農作物。如果僅僅是將這些特産作為單純的大宗農産品出售,不僅賣不上價,而且利潤空間會受到運輸、保存成本的擠壓。甘肅曉鈴商貿集團董事長張曉鈴發現,如今具有“健康概念”的綠色食品在很多地方都廣受歡迎。因此,他決定著力發展亞麻籽油、馬鈴薯澱粉、雜糧餅乾等多種健康農産品。果然,企業生意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這個加工基地有200多人,一半曾經都是貧困戶,其中還有不少以前縣屬企業破産後的下崗工人。現在他們每個月的收入都在2600元以上。”張曉鈴説,當地建設銀行不僅對加工廠項目提供了3000多萬的優惠貸款,每年為企業節省利息支出60多萬元,而且利用旗下善融商務平臺積極推廣企業産品,這等於用銀行的無形資産為企業發展“站臺”,進而帶動扶貧。
特色産業促增收
經濟活動就是交易者們用自己擅長生産的東西去交換不擅長生産的東西。可以説,如何用好自身比較優勢,是擺脫貧困的關鍵。
啤特果是生長在甘肅和政海拔2400米山區的一種獨特野果,其製成果汁之後口感清爽,具有養胃潤肺、消渴止咳、軟化血管等多種功能。但隨著啤特果飲料産業的發展,原料供應矛盾日益突出。
“在本地,種小麥一畝地收入大約是500元。如果種啤特果,一畝地收益就能達到2萬元。鼓勵農民種植啤特果,需要我們有穩定的現金流用於收購。”甘肅八八啤特果集團高級工程師陳志璽向記者介紹,由於該企業發展當地特色産業且雇用了大量貧困戶,當地銀行每年都給予企業上千萬元的便捷、低息貸款,這讓企業增強了帶動致富的信心。
其實,金融機構自身在推動精準扶貧上的用力是全方位的。以建行甘肅省分行為例,其今年將通過“電商扶貧先行”“信貸扶貧創新”“普惠金融延伸”“捐贈項目支援”四大支柱來開展扶貧工作,其中的“五業富民小微貸”將力爭3年投放50億元。
“我們的特産是蘋果、蜜桃和花椒,但長期以來受制于交通和區位因素,較為貧困。未來,我們一方面要借助電商推廣特色産品;另一方面將順應農業工業化的趨勢發展精深加工。這些都離不開綜合、優質金融服務的支援。”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副縣長畢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