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建設銀行為小微企業提供綜合性多功能服務
“十三五”規劃指出,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匯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新動能。在這一背景下,銀行業也在積極創新,依託各自特色尋找契合小微企業的金融模式。
6月23日,在第52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陳彩虹就該行在小微金融方面的探索與創新介紹了有關情況。
戰略定力+頂層設計為小微金融服務注入正能量
大銀行做小微企業貸款不“划算”,這是過去業內的“共識”,近年來,這一認識已逐步得到扭轉。陳彩虹認為,這既是貫徹落實中央、國家和監管部門各項政策的要求,更是建行將支援小微企業發展,作為開拓未來可持續發展空間的戰略選擇。“經過幾年實踐探索,建行已初步建立適應小微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2014年,建行再度提升小微金融發展戰略,將大力發展小微企業納入“CCB2020”轉型發展規劃,作為全行向綜合性銀行、多功能服務、集約化發展、創新銀行和智慧銀行轉型的戰略重點。
另外,建行還主動順應國家戰略變革,圍繞“中國製造2025”、消費升級以及“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佈局,緊密關注供給側改革所催生的新市場、新業態,重點培育創業創新型小微企業,創新科技金融服務,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將小微金融服務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同時,深耕農村小微金融服務,實施精準扶貧,為實體經濟補短板、增活力。
數據顯示,目前,建行37家一級分行中有34家分行成立了小企業業務專門管理部門,在全國主要城市和百強縣設立了288家“信貸工廠”模式的小企業經營中心,在全行推行統一的業務操作規範,實行中後臺信貸操作環節的集中處理,並配備了近5000名小企業業務專職人員。同時,單獨核定小微企業信貸規模,將小微企業信貸服務指標納入各行關鍵業務指標體系進行考核,配備單獨激勵費用,出臺專門的不良貸款容忍度和盡職免責辦法,不斷強化小微企業專屬服務能力。
截至2016年3月末,建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近1.3萬億元,授信客戶超過25萬戶,貸款總量居同業第二,戶均貸款在大銀行中最低,為400多萬戶小微企業提供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連續5年完成監管要求,已成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主力軍。
評分卡+大數據創新驅動小微金融服務轉型
上述成績來之不易,除了建行積極轉變思路之外,還與一系列創新密不可分。
針對制約服務小微企業貸款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建行借助模型設計與系統開發,創新建立起一整套數據挖掘、批量篩選、針對性評價與流程處理的業務模式,將“以小為主、以微為重”的轉型理念深入落地。
據陳彩虹介紹,2013年,建行在同業大銀行中率先開發了小微企業零售評分卡模型,摒棄了以往重點關注的小微企業財務報表,圍繞履約能力、信用狀況、交易資訊等非財務資訊進行風險評價。2014年,該行又率先推出行為評分卡,建立小微企業續貸業務模式,客觀評價企業履約能力,對符合條件的客戶,可繼續使用貸款額度,降低小微企業財務負擔。
此外,建行還組建了上海大數據分析中心。在行銷服務上,構建客戶篩選模型,預測潛在目標客戶,由客戶經理進行針對性行銷,實現精準服務;在産品供給上,挖掘企業需求,配套産品解決方案;在風險監測上,開發早期預警等系統工具,動態監測企業賬戶行為、經營狀況等資訊,一旦數據變動幅度過大,就會自動預警。
銀行+第三方以資金之“水”聚發展之“海”
融資難一直是小微企業發展之痛,其根源在於缺資訊、缺信用。為破解這一障礙,建行借助政府等第三方共用資源,實現小微企業增信基礎上的互惠合作,既為企業“輸氧供血”,又推動銀行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
自2012年建行與工信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雙方不斷深化合作,創新推出“助保貸”業務模式,利用政府提供的資金組建風險補償資金池,放大小微企業受益面。
2015年,建行首家與國家稅務總局簽署合作協議,建立以徵信互認、資訊共用為基礎的銀稅合作機制,將納稅信用應用到促發展、惠民生,服務經濟發展大局,推動社會信用環境建設。
此外,建行充分挖掘各種社會力量,與保險公司、擔保公司、行業協會、供應鏈核心企業等資源共用,創新小微客戶批量化服務模式。
截至目前,該行已與工信部、國稅總局、人行徵信中心、中小企業協會、全國工商聯簽訂合作協議,各分支機構與1300多家地方政府、1700多個稅務機構搭建銀政、銀稅合作平臺,與超過600家政府背景擔保公司合作,幫助很多輕資産小微企業克服抵質押物價值不足瓶頸,提升企業信用和可貸款額度。
全週期+多元化提供綜合性多功能服務
此次發佈會上,陳彩虹表示,隨著客戶金融需求逐漸多樣化,建行也在充分發揮集團優勢,以投行、基金、信託、租賃、保險等多家子公司為依託,為企業提供現金管理、投資銀行、財務顧問、造價諮詢等綜合化金融服務。
“建行利用發達的結算網路、成熟的現金管理系統,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集中、代收代付等服務。”陳彩虹介紹稱,該行推出了“回款通”對公綜合收款服務,旨在解決企業在收款過程中遇到的應收賬款難以兌現、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推出現金管理品牌“禹道”,包含賬戶服務類産品、收付款産品、流動性産品、投融資産品、資訊報告類産品、電子渠道及行業解決方案七大産品線,涵蓋企業經營的各種需求。
為解決傳統銀行産品服務缺乏有效銜接的問題,建行為小微企業打造集企業和企業主對公、對私資訊為一體的金融一體化綜合服務模式。通過智慧化、可視化操作,企業主可實現企業資訊與個人賬戶資訊的整合,基於平臺實現信貸業務、賬戶管理、支付結算、投資理財、資訊推送等各類金融服務。
對有上市潛力的成長型小微企業,建行在提供信貸支援的同時,努力為企業搭建上市橋梁,設計和優化綜合服務方案。如針對科技型小微企業,建行建立投貸聯動中心,聯合建銀國際、智慧財産權評估等專業機構,構建智慧財産權、股權質押業務與投貸聯動結合的合作發展機制,同時整合券商、股權投資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市場服務主體,通過專業化服務團隊,打造資訊交流平臺,指導和幫助企業了解、認知金融及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信貸融資、掛牌上市、並購重組、股權轉讓等全鏈條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