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金融家》:走活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盤棋——李克強總理上半年金融日誌

發佈時間:2016-07-25

6月20日下午,財經媒體的“朋友圈”紛紛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的消息刷屏。

從網友曬的各種“握手照”、“圍觀照”和“交談照”,記者看到了一位大國總理的務實和親民;從一句“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更看到了他對金融工作的關切和重視。

《中國金融家》雜誌在2015年10月刊曾以“李克強總理的金融日誌”為主題,報道了李克強對金融問題的精彩論述和國務院作出的金融決策,既彰顯出國家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展現了金融業發展的廣闊空間。

“今年花勝去年紅”。借報道李克強總理到金融機構調研之機,本刊再度梳理了2016 年以來若干項國務院關於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安排部署和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的政策措施,繼續通過梳理李克強的金融日誌,傳遞大國總理濃郁的“金融情懷”。

服務實體

進入2016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些領域風險逐步積聚,“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的壓力進一步增大,給結構性改革和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李克強在這次對建設銀行、人民銀行考察和座談中指出了怎樣“走活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盤棋”。他説,要加大對“三農”的金融支援,尤其是要立足大局,做好當前夏糧收儲的金融服務,支援農産品深加工,使農民和消費者利益得到更好保護。要更大力度推動解決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民營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減少和規範企業融資過程中擔保、評估等方面收費,引導商業銀行多措並舉滿足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助力民間投資,防止對一些信譽好、有市場的企業惜貸壓貸抽貸。要積極支援新經濟發展、新動能培育,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産品,創新服務“網際網路+”、現代物流、節能環保、智慧製造等領域發展的方式和手段,加大對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的金融支援力度。

此前的5月23日,李克強在湖北調研時,專門來到十堰農村商業銀行北京路支行,詳詢營改增後金融機構稅負變化,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等也一直參與討論。李克強重申,營改增要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金融行業營改增尤其要力戒將稅負轉嫁給實體經濟。

事實上,近半年來,李克強多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等重要場合強調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相同話題,如“金融機構絕不能脫實向虛”,“暢通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傳導機制”,“著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等;與此同時,國務院出臺的政策法規中關於金融、涉及金融的內容不計其數。

打開時間的卷軸,國務院“2016金融日誌”是這樣書寫的:

之一:“工業篇”

1月27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金融支援工業增效升級的措施,壯大實體經濟基礎。

“用好和創新金融工具,支援工業增效升級,是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會議確定,一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重大技術裝備、工業強基工程等的信貸支援,促進培育發展新動能。制定金融支援製造強國建設指導意見,發展能效貸款、排污權抵押貸款等綠色信貸。二是鼓勵通過並購貸款、發行優先股和可轉換債券等籌集資金開展兼併重組,推動改造傳統動能。支援大企業設立産業創投基金,支援地方開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代償補償等業務。三是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能力或環保、安全生産不達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及落後産能,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支援化解過剩産能。四是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擴大股權、債券等直接融資,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支援運作規範、償債有保障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債調整債務結構。五是繼續整頓金融服務亂收費,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不合理收費標準。支援銀行加快不良貸款處置,懲戒惡意逃廢債務行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隨後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金融支援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從加強貨幣信貸政策支援、提高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對工業企業的支援力度、推動工業企業融資機制創新和兼併重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援工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的具體金融措施。

之二:“科創篇”

2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出臺,就“引導金融資本支援”提出了以下要求:引導和鼓勵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與眾創空間相結合,完善投融資模式。鼓勵天使投資群體、創業投資基金入駐眾創空間和雙創基地開展業務。鼓勵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設立天使投資基金,支援眾創空間發展。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試點地區探索為眾創空間內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和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試點投貸聯動。支援眾創空間內科技創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在此基礎上,銀監會、科技部、人民銀行三部委于4月21日聯合發佈了《關於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鼓勵和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投貸聯動業務試點,基於科創企業成長週期前移金融服務,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援,有效增加科創企業金融供給總量,不斷提升科創企業金融服務水準。

5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目標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綱要》進一步提出:“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適合科技創業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模式。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産品,拓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援創新的功能,積極發展天使投資,壯大創業投資規模,運用網際網路金融支援創新。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中小企業創新、新興産業培育等方面基金的作用,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創新。”

之三:“外貿篇”

外貿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推動力量。當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下行壓力不斷加大。

為促進外貿回穩向好,5月9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大力支援外貿企業融資。通過差別準備金、利率、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鼓勵和支援金融機構對有訂單、有效益的外貿企業貸款。加強銀貿合作,鼓勵和支援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和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融資規模。”

之四:“小微篇”

6月2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民間投資政策落實專項督查工作彙報,要求以不斷深化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會議強調,著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嚴格落實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通過專項檢查,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做到對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於上年同期水準。同時堅決防止以各種方式變相提高貸款利率。推進政府主導的省級再擔保機構基本實現全覆蓋,探索發展新型融資擔保行業。引導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適合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模式,特別要推動大型商業銀行擴大服務中小企業業務。

一系列政策部署、一次次認真叮囑、一個個金融故事⋯⋯正在未完待續。

李克強牽掛經濟,心繫金融,尤其關注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這不禁讓記者想起了他在今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那些真切的話語:“金融的首要任務是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不發展,是金融最大的風險”;“我們始終注意把握貨幣供應量的鬆緊適度,主要是為了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金融機構還是要著力支援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絕不能脫實向虛”。

深化改革

“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有效防範金融風險,關鍵在於深化改革。”李克強在6月20日的考察和座談中如是強調。

猶記得去年10月李克強主持召開的金融企業座談會,同樣談及了改革開放問題。他説,“改革開放是推動金融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貨幣池子裏的水不少,但向實體經濟傳導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對此靠‘大水漫灌’無濟於事,而是要依靠改革開放加以破解,提高金融調控和服務的有效性。”

當時李克強談到了五點:一是推動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機構體系。放寬金融行業準入,加快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和民營銀行,鼓勵網際網路金融依託實體經濟規範有序發展。二是健全金融産品市場化定價機制,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三是突出加強制度建設,繼續積極培育公開透明、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規範發展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健全和完善債券市場格局,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四是推進保險業創新發展,增強保險保障、資金融通和財富管理功能,運用保險投資基金擴大有效投資,更好服務經濟發展。五是促進金融業更高水準對外開放。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門檻,用好自貿試驗區作為金融雙向開放的試驗平臺,推廣可複製經驗。創新外匯儲備使用方式,擴大“兩優”貸款規模和使用範圍,多種方式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産能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務。

歲末年終,李克強又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聽取了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情況和下一步金融改革開放相關工作彙報。會議指出,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妥善化解風險,完善配套制度,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會議還決定,堅持突出特色、重點推進,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地區分類開展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可為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積累經驗,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為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增強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2016年初,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特別是要讓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使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水準居於國際中上游水準。

在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接受中外記者提問時又將話鋒轉到了金融改革的問題上。他説:“股市、債市、匯市這些金融市場,本質上都是市場,還是要推進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他也講到,不管市場發生怎樣的波動,還是要堅定不移地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而且可以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的方式來逐步降低企業的杠桿率。

隨後在4月11日,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分析研究當前經濟運作情況,並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提出要求。

李克強指出,要擴大積極因素,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必須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繼續簡政,加快清除那些束縛辦事創業手腳的繩索。要推進減稅,堅決打贏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改革攻堅戰,切實做到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特別是使小微企業獲得實惠。要激勵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助力新經濟成長,壯大新動能力量。目前雖然一些行業市場需求有所好轉,但調結構的勁不能松,必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淘汰落後産能,消化鋼鐵、煤炭等過剩産能。要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更好暢通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傳導機制,用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逐步降低企業杠桿率。

要而言之,經濟需要以創新引領轉型升級,金融同樣需要以改革引領服務升級。

防範風險

隨著一些行業産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出現,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有所增加,防範風險、保持穩定就變得尤為重要。因此,“要瞪大眼睛,煉就一雙加強監管的‘火眼金睛’。”李克強指出。

今年3月份,在兩會新聞發佈會上,李克強曾語重心長地説過,政府有監管的責任,隨著形勢的變化,需要改革和完善金融監管體系。要實現全覆蓋,因為現在金融創新的産品很多,不能留下監管空白;要增強協調性,因為金融市場産品之間關聯度比較高,協調要有權威;還要做到權責一致,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分層負責,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置,防止苗頭性的問題蔓延,也不能容忍道德風險。

當然,“改革和完善金融監管制度是一個過程。當前各有關部門和地方還是要按照已定的職能履行職責,守土有責,絕不能有任何的鬆懈,而且還要總結經驗和教訓,這也是保護好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否則可就要拿你是問了。”李克強毫不客氣地直接“點名”。

這次到人民銀行和建設銀行調研,李克強就“防風險”再度做出如下要求:“有關部門要恪盡職守、守土有責,尤其要加強對跨市場、跨行業、跨機構交叉感染風險的監測、識別和預警,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一句話,金融穩定事關經濟全局。在“促穩定”的基礎上“謀發展”,才能實現金融改革創新的有序推進,才能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良性迴圈。這是總理的要求,也是金融工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