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21世紀經濟報道》:建行曬轉型成績單:非利差收入提升10個百分點

發佈時間:2016-10-09

“通過制定轉型發展規劃,有三句話給予我們警醒。一是‘順風舟好駛,逆風船難行’,我們確實有這方面的感覺;二是‘當你遇到困難時,就意味著需要轉變’;三是南宋的理學家朱熹講的‘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9月8日,建行董事長王洪章在該行轉型發展推薦會上表示。

2012年,王洪章到任建行董事長後不久,他便提出了“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的整體轉型戰略。如今,“棋至中盤”,建行的轉型發展取得一定的成果,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其戰略也有所調整。比如最近增加了“創新銀行和智慧銀行”的轉型方向。

建行行長王祖繼也在會上表示:“轉型以來,建行綜合化經營子公司金融資産規模增長了161%。非利差收入在集團收入中的佔比比轉型前提升了10個百分點。”

轉型新方向:創新和智慧銀行

至於為何要轉型,王洪章在會上坦言:“在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我們從2004年進行了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實現了長達十年的高速發展,到如今有一點蜀道之難、舉步維艱的味道。”

據王洪章介紹,在感覺到發展的困難和壓力後,建行分析了2012年以來經營面臨的七個方面的壓力。他表示,“每一個壓力對我們銀行都是致命性的。”

難則思變。在2014年建行的戰略轉型規劃中,提出了五大轉型發展方向。即“綜合性經營、多功能服務、集約化發展、創新型銀行和智慧型銀行”。相比2012年的發展戰略多了創新型銀行和智慧型銀行的方向。

王洪章表示:“創新型銀行,目前是對商業銀行最大的挑戰。當前創新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系統規劃不夠,創新不足。比如銀行業的産品和服務,同質化比較強,跟隨多、自創少。”

因此,建行不斷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流程管理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商業模式創新,最終目標是實現由規模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王祖繼表示,2013-2015年,建行已完成創新3600多項,是上一個三年的3.5倍。創新推出的産品有“快貸”、“稅易貸”、 “裕農通”、“雲快貸”等。

在智慧銀行方面,王洪章表示:“智慧型銀行的建設,是銀行業能否贏得未來的關鍵。”隨著大數據、網際網路、雲計算,以及物聯網、區塊鏈、機器人、人臉識別、語音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採用,銀行自身在不斷改變。

建行在智慧型銀行建設方面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規劃,比如智慧管理是該行15000多個網點,由現在的“三綜合網點”到2020年向三個平臺的轉變,今後每個網點都要成為産品展示平臺、客戶體驗平臺和客戶交流平臺。

七個領域繼續發力

具體轉型實施方面,王洪章表示,推進戰略轉型,建行需在七個重點領域持續發力。比如,銀行資産負債管理要向全集團的大資産大負債管理轉型,包括綜合信貸計劃,本外幣、表內外兩個市場,全口徑流動性管理,子公司的流動性管理,以及集團層面的結構優化,綜合考核機制下內部結構和條線貢獻的激勵機制以及集團的客戶貢獻度管理等。

王祖繼也在會上表示,轉型以來,建行集團收益來源日益多元,非利差收入在集團收入中的佔比為37%,比轉型前提升了10個百分點,綜合化經營子公司凈利潤增長了90%,在集團凈利潤中的佔比提升了近1倍。集團內部緊密的戰略協同不斷深化,今年上半年母子公司業務聯動量達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30%。

對公業務方面,由過去簡單的存貸匯過渡到綜合化服務。以擴大客戶基礎為根本出發點,對批發業務的管理上實現全量客戶、全量業務、全量資金管理,包括跨條線、跨層級的客戶響應和聯動行銷機制,以及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下的綜合行銷、綜合定價、綜合考核。無論是大中小客戶,都可以做到批發業務的三綜合。

此外,由個人業務向綜合性大零售的零售業務領域轉型,由傳統服務向全面電子銀行的電子銀行領域轉型,由存貸業務向存貸+資産管理的資産管理領域轉型,由單一單調向多種深化的子公司産品服務領域轉型,由傳統服務向量質並重、效益提升的國際業務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