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降債去杠桿銀行業積極行動
10月10日,國務院發佈《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我國企業杠桿率高企、債務規模增長過快、企業債務負擔不斷加重的問題,提出降低企業杠桿率的四大原則和七大途徑。一些專家認為,《意見》的出臺不僅可以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也有助於刺激企業投資的積極性;同時,對銀行而言,則為其發展指明瞭方向。
如何為企業降債去杠桿?雖然《意見》剛剛發佈,但部分銀行機構已然做好充足準備,一些企業也因此受益。
10月11日,記者從中國建設銀行了解到,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武鋼集團”)與建設銀行共同設立的武漢武鋼轉型發展基金(合夥制)已于近日出資到位,基金規模為120億元,這標誌著武鋼集團與建設銀行在探索市場化去杠桿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
對於該基金,建設銀行表示,武鋼轉型發展基金是該行支援央企市場化去杠桿的首單落地項目。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産業,投資拉動作用大、吸納就業能力強、産業關聯度高,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鋼材市場需求回落,鋼鐵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其中産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鋼鐵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加劇、虧損面和虧損額不斷擴大。鋼鐵企業今後將如何生存?武鋼集團給出的答案是:堅持開拓進取務實創新,在逆境中求變革謀發展。
作為鋼鐵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武鋼集團在化解過剩産能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受到國家的關注。
記者獲悉,就在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聯合重組之際,建設銀行于8月18日與武鋼集團簽訂了去杠桿業務合作框架協議,明確通過分階段設立兩隻總規模240億元的轉型發展基金,支援武鋼集團降低資産負債率與轉型升級。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將為“兩鋼”重組順利推進,進而培育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奠定基礎。
我們看到,銀行所做的工作不是簡單地為企業去杠桿,而是支援企業轉型升級,配合企業的脫胎換骨,避免造成更大的風險源。
作為化解産能試點的武鋼集團,在探索市場化去杠桿解決路徑的成功嘗試必將帶來更大的示範效用。而對於建設銀行而言,武鋼集團僅是一個開始。對此,建設銀行已明確表示,該行始終認真履行大型銀行職責,服務國家戰略、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切實提升金融創新服務能力。在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政策背景下,建設銀行高度重視實體經濟降杠桿工作,早在年初就組建了去杠桿“春雨”項目組,主動與多家資産負債率偏高但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進行接觸,並與武鋼集團、雲南錫業等重點客戶達成合作意向。
相比于同業,大型銀行在推進企業市場化去杠桿方面將更具優勢。建設銀行就表示,將利用其全牌照銀行集團優勢,聯合建銀國際、建信資本、建信信託等子公司,以期有力推進降債項目實施,實現走在市場前列的目標。
採訪中,多數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家關於市場化降債去杠桿的相關政策已經出臺,轉型發展基金項目的成功落地,表明武鋼集團、建設銀行積極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妥推進綜合化降杠桿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這將在市場上起到良好的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