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建信財險獲准成立建設銀行綜合化經營持續推進
國有大行正不斷通過實際行動,表明自身推進綜合化經營的決心。
10月18日,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建信財産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信財險”)在寧夏正式宣告成立。建行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建信財險的成立是建行實施集團綜合化經營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同時作為寧夏首家全國性法人保險機構,對於完善寧夏地區的金融體系,促進自治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建行提供的資訊顯示,建信財險是經中國保監會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財産保險公司,註冊地設在寧夏銀川,股東為建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寧夏交通投資有限公司、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等3傢具有雄厚實力的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及寧夏當地國有企業,註冊資本金人民幣10億元。
事實上,銀行進軍保險行業並不是新聞。早在2011年7月,建信人壽便揭牌,成為國內首批銀行入股的保險公司之一。而在去年8月,中行宣稱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銀保險通過增資方式收購中航三星人壽51%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公司名稱也變更為中銀三星人壽。
經記者梳理髮現,目前五大商業銀行均已涉足保險行業。除建信人壽、中銀三星人壽外,中行的中銀保險、建行的建信人壽、工行的工銀安盛、農行的農銀人壽、交行的交銀康聯人壽也分別於幾年前成立。
多數業內人士將銀行機構紛紛進軍保險行業,歸因于這一行業發展勢頭的良好。記者注意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出臺,開創了保險業在更廣領域和更深層面服務經濟社會全局的戰略機遇,同時也對我國保險業的深入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保險行業立足新起點,持續推進行業改革創新,更好地支援經濟社會建設,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銀行係保險公司經營的成功,是銀行不斷進軍保險業的關鍵因素。”有業內人士表示。
據建信人壽提供的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建信人壽分別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5.2億元、60.4億元、113.3億元、186.4億元和410.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28.14%。同時,建信人壽連續多年實現盈利,2011年至2015年公司分別實現稅後利潤0.33億元、0.50億元、1.01億元、1.72億元和4.1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88.1%。
建信人壽並非個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銀保險僅海外業務保額達到1031億元人民幣,保費較上年同期增加824%。
“與同業相比,銀行係保險公司具有明顯先天優勢。”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主要是得益於其依託銀行股東的資源優勢。”記者注意到,多數銀行係保險公司均依託銀行網路和資源。考慮到銀行、特別是大型銀行網點眾多的優勢,銀行係保險公司多采取將服務延伸到銀行網點的做法,用以解決自身服務網路短板的問題。除了業務層面全面打通,在運營、資訊技術、風險合規等多個方面,銀行係保險公司也與銀行對標或合作。以建信人壽為例,據記者了解,該公司還與建行集團下其他成員如基金等合作,借助集團一體化平臺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建信財險的成立,標誌著建行集團綜合化經營轉型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至此建行聚齊産壽兩塊保險牌照,綜合金融經營平臺更加完善。”事實上,建行綜合化經營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今年1月,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公司企業年金基金受託管理、賬戶管理、投資管理資格生效;4月,建信保險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據記者了解,目前建行已經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建信期貨、中德住房、建信養老金等7家境內子公司和建銀國際1家境外非銀行類子公司,以及27家村鎮銀行。
綜合化經營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據建行9月公佈的數據,轉型以來,建行綜合化經營子公司金融資産規模增長了161%;非利差收入在集團收入中的佔比比轉型前提升了10個百分點;每個客戶平均使用了建行4個産品。
在談及建信財險為何落戶寧夏時,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寧夏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支點,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推進,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今年7月在寧夏考察時所強調的把扶貧開發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寧夏經濟有望迎來跨越式發展。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寧夏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地區金融業發展,去年已與建行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表明大力支援建信財險落戶寧夏。建行透露,下一步,雙方將以建信財險的設立為契機,充分利用地域資源特色和股東金融優勢,探索保險定點扶貧、政企合作新模式,促進建信財險在提高社會管理和民生保障水準、支援當地重大項目、助力寧夏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