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王洪章: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在於擴大內需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合辦的第十屆亞洲金融論壇,1月16及17日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章在論壇上表示,中國經長動力主要靠內需。王洪章表示,中國的城鎮化程度雖然在近幾年有所增長,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城鎮化的程度仍然很低;同時,中國一些地區的貧富差異還很大;中國還有近千萬貧困人口需要脫貧,這些都是未來擴大內需的巨大動力。
王洪章表示,如果中國能解決內需問題,未來中國的GDP維持在6.5%左右應該不會有問題。
以下為王洪章先生發言實錄節選:
貿易保護主義也好,第二個以外的因素只是單項因素,不至於對中國經濟造成更大威脅。全球經濟危機應該説也包括中國經濟危機,這是最大的威脅。所以準確和正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這是最大的威脅。
2007年到現在引發的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造成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危機,這不是哪個國家獨有的。因為全球經濟危機一直到現在應該説還沒有結束,這個對中國威脅是最大的。我們現在還在不斷的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那是最大的威脅。
實際上中國經濟還沒有打噴嚏,最早的噴嚏還是美國打的,包括從次貸危機一直現在沒有好,還在蒸發。應該説中國經濟增長我感覺恐怕還要考慮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問題,實際上中國經濟增長韌性是很大的。而且經濟增長的點是有多個點。一個是中國9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貧富差距很大。東部、西部差別太大了,經濟增長潛力也很大。第二,中國城鎮化。中國城鎮化方興未艾,雖然最近幾年增長的比較快,但是和歐洲、美國、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城鎮化程度仍然很低。這個經濟增長的潛力也是非常大。還有中國扶貧問題,我們有幾千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還要脫貧。幾千萬人的脫貧在國外相當於一個甚至幾個國家。這個經濟的增長點我覺得也是非常突出的。再加上我們現在經濟增長的品質、經濟增長的動力還有很多需要挖掘的地方,所以中國經濟增長點是多個點,所以中國經濟增長可選擇的餘地太大了。如果把中國內需問題解決了,我想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保持在6.5%左右。
銀行不良貸款從2007年到現在已經有10年了,很多經濟學家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上的,唱衰中國經濟過去比較多,唱衰銀行也比較多,包括2007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對中國銀行業不抱有信心的人也很多。但現在,中國的經濟特別是中國的銀行業仍然是一個比較健康的體系。銀行的不良貸款我總得感覺,一個是風險是可控的。即使最近幾年暴露出的不良貸款,但是不良貸款比例在國際上銀行當中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比例相對比較低。不良貸款高發期,已經差不多過去了。建設銀行我們自己判斷2015年是不良貸款暴露最高的時候。2016年比2015年新暴露的不良貸款大幅降低。2017年我相信不良貸款也會得到很好的控制。即使不良貸款加上逾期貸款,逾期貸款有的可能也會形成不良貸款,加在一起跟國際上大銀行不良貸款比例是差不多的,所以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可控,所以投資者請放心,我們是沒有問題的。
主持人講到大家關心的銀行的債轉股。剛才見到香港幾個媒體,包括內地幾個媒體,問的最多的問題也是債轉股的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現在中國企業的杠桿率確實很高,解決企業的杠桿率有多種方法。銀行的信貸把債權轉成股權,這是國家提倡的。債轉股有這麼幾個情況,現在的債轉股跟過去的債轉股不一樣了,過去是政策的債轉股比較多,在銀行剝離不良資産的時候採取這個辦法,而且銀行不參與管理。這次債轉股是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主要是銀行跟企業去談,而不是搞拉郎配,完全是市場化的。第二,這次債轉股目標和過去不一樣,過去主要是解決不良貸款,這次主要是降低企業杠桿率。建設銀行債轉股已經做了一些案例,主要出發點是降低企業杠桿率。現在企業杠桿率非常高,80%、90%,有的甚至是100%,我們通過債轉股方式把企業杠桿率降下來,這樣給企業下一步經營創造很好的條件。當然債轉股需要法制、需要制度、需要體系、還需要人才,這些我們也在不斷摸索。我相信債轉股推出後,中國企業杠桿率會大幅降低。現在已經有了幾個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