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四川線上:來自建行的“第一書記”:脫貧攻堅不怕動作“小”關鍵看成效

發佈時間:2017-02-09

“袁主任,最近還買得到土雞蛋不?”

“這雞蛋剛到合作社就被買光了,實在是太搶手了。現在我們不是愁銷售,而是擔心産量不夠。”蓬溪縣群利鎮洪龍村“第一書記”袁宏一齣現便能接到這樣的詢問。

2015年,袁宏作為建設銀行遂寧分行派駐的“第一書記”來到蓬溪縣群利鎮洪龍村,帶領當地村民開展脫貧之路。從贈送雞苗、糧食,修堰塘等“輸血式”扶貧,到成立合作社、開設實體店、建立網上銷售平臺帶動村民搞養殖的“造血式”脫貧,這個交通閉塞、産業落後的小山村漸漸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

通過估算,目前首批投入的雞苗開始産蛋,3500隻雞苗將為全村55戶貧困戶家庭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輸血”幫扶帶來脫貧希望

洪龍村距離蓬溪縣城90公里,是蓬溪縣最偏遠的貧困村。全村共有55戶貧困戶、122人。2015年,貧困戶的每人平均收入僅有2736元。交通閉塞、産業發展滯後成為制約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5年,初到洪龍村的袁宏十分茫然。缺水、沒有勞力、無産業支撐,甚至村委會連辦公會場地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帶動村民脫貧,顯然並不只是投入資金這麼簡單。

經過調查分析後,建行遂寧分行決定從“心”、從“小”著手。“扶貧先扶智,咱先得讓村民看到我們幫扶的決心,樹立脫貧的信心,才能讓他們行動起來。咱目前發展不了大産業,就從村民能做的小事入手。”袁宏説的“小事”便是帶動村民發展養雞産業。

2016年4月,建行遂寧分行的第一批600多只雞苗被分發到了30戶貧困戶手中,同時送去了喂雞的糧食。

“送了雞苗還送糧食,這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也讓我更有信心脫貧。”在村民呂高正的家中,75隻小雞苗已經長成産蛋的成年雞了。現在呂高正每隔幾天就提著雞蛋到村裏的合作社“交貨”。“光是去年養的這些雞就能掙5000多塊錢。”呂高正高興地説。

小養殖讓村民樹立了脫貧的信心,也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為了解決養殖中遇到的問題,袁宏給養殖戶建立了檔案,密切跟蹤餵養情況,定期組織村民參加養殖培訓。為了保證土雞品質,建行遂寧分行加大了對該村的誠信村宣傳,將銀行的8個黨支部結對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解決村民實際困難。

2016年,在袁宏的帶動下,村裏成立了洪龍村養雞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發展養雞産業。

“造血”機制拔掉“窮根”

2016年12月,第四批雞苗被送到了村裏。與前三次不同,這次分發的對象中不僅包括貧困戶,還有非貧困戶。大學生徐勇便是非貧困戶中拿到雞苗的一員。

“小打小鬧只是暫時性的,最終實現脫貧還是離不開産業。”從去年開始,袁宏便開始思考養雞的産業問題。他認為,要帶動村民擴大規模發展産業,離不開帶頭人的示範作用,於是將目光鎖定在了黨員、村幹部和大學生身上。

去年7月,徐勇在袁宏的説服下回鄉養雞。目前,他的規模已經達到200多只。徐勇説:“我打算分批投入,先學習經驗,等條件成熟後再擴大規模。還可以運用電商進行銷售。”返鄉4個多月,徐勇學會了給雞苗防疫。

在村裏的一個山頭上,佔地10余畝的專業合作社的雞圈已經建好。按照3年脫貧2年鞏固的幫扶方案,建行遂寧分行計劃2017年幫扶洪龍村將養雞規模發展到1萬隻,2018年達到2萬隻,還將借助建行的客戶資源幫助招商引資,力爭合作社實現年銷售收入600萬元以上。

而在遂寧清平街,一個以“洪龍”命名的土特産實體店也已經裝修完成。

其實,村民賣到合作社的雞蛋和土雞還沒到店裏就會被搶購一空。但從長遠來看,打通銷售渠道是未來擴大養殖規模的保障。袁宏告訴記者,除了開設實體店,建行遂寧分行還採取“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模式,通過建行電子商務“融善商務”銷售平臺開展網上銷售,拓寬銷售渠道。

在養殖規模逐漸擴大的同時,洪龍村的中藥材産業也進入試種階段。據介紹,建行遂寧分行通過與蓬溪食藥局合作,準備在村裏實施100畝藥材種植計劃。

“只有解決好了産銷‘兩個端口’的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造血’,這樣才能實現永久脫貧。”袁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