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王洪章:一帶一路對銀行金融服務能力提出新要求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來,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逐步落地,這背後離不開金融力量的支撐。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點金工作室採訪了中國建設銀行(下稱“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與你探討大型商業銀行對“一帶一路”項目的金融支援問題,分享成果與經驗。
商業銀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必將撬動沿線國家大批戰略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將會激增,但受制于沿線國家政府財力有限、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發展相對緩慢、跨境金融合作層次較低等因素,普遍存在巨大資金缺口,急需外部力量支援。
對此,王洪章表示,龐大的建設規模僅依靠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支援遠遠不夠,運用社會資本也難以一蹴而就,因而,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參與必不可少。
據介紹,2015年以來,建設銀行累計為俄羅斯、巴基斯坦、新加坡、阿聯酋、越南、沙特、馬來西亞等1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50個海外重大項目提供了金融支援,建行簽約金額約合98億美元。其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重大項目有25個,投資金額約合470億美元,建行簽約金額為65億美元。累計儲備重大項目200多個,融資需求約合1100億美元,涉及40個國家和地區,半數以上項目集中在鐵路、公路、航運、能源、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在王洪章看來,更好地為中國‘走出去’企業服務也是大型商業銀行的責任和義務。
“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型企業,它們最需要解決的是綜合化金融服務如何得到滿足的問題,而目前只有大型商業銀行具備綜合化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準。具體地説,包括全球現金管理、海外並購、境外融資、跨境人民幣、財務顧問等服務。”
企業“走出去”對商業銀行的要求
在談到商業銀行如何科學佈局,更好地“一帶一路”建設中“走出去”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時,王洪章提出兩點:
一是目前銀行為企業服務要量體裁衣,有針對性地提供産品。這就需要金融機構不斷地改進技術,增加功能,根據企業需要提供産品服務。
二是銀行為企業提供服務,每個階段要有不同側重點。現階段,針對“走出去”企業的服務重點主要是融資;第二個服務重點是全球現金管理,實現結算方面的方便快捷;第三個服務重點則是有待破題的人民幣結算。
王洪章分析,在融資方面,大型商業銀行的融資價格合理且可以保證資金安全。在全球現金管理方面,大型商業銀行的全球現金管理的系統也在不斷升級換代,可以滿足不同“走出去”企業的需求。
在人民幣結算方面,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商業銀行存在服務鏈條斷裂問題。對此,他建議,“‘走出去’企業在當地進行項目建設或項目融資,最好採用人民幣,用人民幣購買國內的産品和技術,帶動中國産品、技術、裝備製造業‘走出去’。”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要加強風險防範
“‘一帶一路’給銀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深化轉型、增強‘一帶一路’金融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王洪章表示,要認清轉型發展的“時”和“勢”,力促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真正落地。
風險防範,是商業銀行深化轉型、提升“一帶一路”金融服務水準的必修課。
他坦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政治環境複雜、法制機制有待健全,存在一定風險,主要包括合規風險、經營風險、法律風險、外匯管制等。
在其看來,商業銀行“走出去”以後,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的機制;二要通過調整信貸政策,形成一套明確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三要高度重視合規風險,認識各個國家監管標準、監管制度的差異性;四要嚴格海外合規官的聘用。
對於參與“一帶一路”的企業,王洪章提醒,需要準確評估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後再決定經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