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經濟日報》:大行進軍校園貸

發佈時間:2017-05-23

近日,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商業銀行相繼推出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校園貸産品。其中,建行廣東省分行推出的“金蜜蜂校園快貸”是該行首款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專屬定制的網際網路信用貸款産品;中行則是以試點的方式在華中師範大學推出小額信用迴圈貸款“中銀E貸·校園貸”産品。

在校大學生是中國信用體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軍。理性消費和創業資金需求是大學生群體的合理金融訴求,校園貸應需而生。但是,此前一些網路借貸平臺為了搶佔校園貸市場,利用在校大學生認知能力較差、防禦心理弱的特點,違法違規開展“變相高利貸”,諸如放款門檻較低、申請主體審核不嚴、多頭授信、隱私泄漏等問題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了“裸條借貸”“欠貸自殺”“暴力催債”等影響惡劣的行業事件,引起了社會輿論廣泛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商業銀行進入校園貸市場,預計能起到“良幣驅逐劣幣”的作用。“校園貸平臺興起于2009年後各大商業銀行停止針對大學生發放信用卡。隨著‘正規軍’的再次介入,業務規範性和合規性將得到有效提升。”盈燦諮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表示。

樂信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更多的正規金融機構進入校園後,可以對用戶開展系統的市場教育、信用安全教育,把不良網貸、非法高利貸徹底趕出校園,也有利於校園金融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用高壓態勢把不合規的放貸主體清除出校園市場,讓銀行與市場化的優質消費金融主體共同服務,只是終結校園貸亂象的第一步。”上述樂信相關人士呼籲,行業應建立統一的資訊共用機制。只有打通各個放貸主體之間的資訊孤島,建立統一的資訊共用系統,才能從總體上控制大學生的負債情況,避免“多頭借貸”引發的行業風險,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隨著商業銀行的進入,對原有的網貸平臺會帶來哪些影響?張葉霞表示,由於前期針對校園貸的政策頻出,許多平臺已經逐漸退出校園貸市場,隨著國有大行的進入,行業優勝劣汰的趨勢將更為明顯。與此同時,具備較強實力的校園貸平臺仍有發展空間,並且存在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可能性。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行、建行等銀行進入校園金融領域,有資金優勢、品牌優勢,一些互金平臺,最早從校園起步,具備場景優勢,並且累積了大數據風控經驗,有成熟的線上行銷渠道,可以幫助銀行降低獲客成本,提高風控效率。

“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正規金融機構和規範經營的類金融機構將提供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金融消費習慣。”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