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經濟時報》:借力金融科技 建行小微申貸獲得率達92%

發佈時間:2017-06-23

出於解決小微企業在融資時資訊不對稱、信用缺失、成本較高、效益較低的需要,各大商業銀行紛紛發力金融科技,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小微企業融資難,表面上看是缺錢,實質上是缺資訊、缺信用。”建行小微企業部副總經理張為忠日前告訴記者,該行運用金融科技打造的網際網路融資平臺——“小微快貸”自去年推出以來,已累計為6.5萬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近500億元。

據悉,“小微快貸”是建行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推出的小微貸款産品。“小微快貸”可以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全流程網路化、自助化操作,在客戶資訊完整的情況下僅需幾分鐘即可完成貸款所有流程。

張為忠告訴記者,“小微快貸”業務是建行將小微金融服務與 “網際網路+”深度融合,針對小微企業和企業主個人資産及信用高度相關,企業、個人賬戶資金往來密切等特點,通過分析企業及企業主在建行的金融資産、信貸融資及其他産品服務等各項數據,以大數據為基礎批量挖掘潛在客戶並測算意向授信額度,向小微企業發放全流程線上辦理的流動資金貸款。從網銀自助申請到貸款資金到賬全流程用時約5分鐘,企業主無需向銀行提供任何貸款材料,最高貸款額度500萬元。該業務正成為破解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利器,為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模式的升級和創新注入了活力。

在風險管理上,“小微快貸”業務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系統整合,分析客戶在建設銀行的金融資産、個人貸款、企業流水以及外部的徵信、納稅資訊,對實質性風險進行判斷,自動批量獲取客戶相關數據,解決財務報表不規範、難以準確反映小微企業風險狀況的問題,保證資訊的真實有效,並且減少了客戶資訊採集、錄入、調查、驗證等人工操作,實現零售標準化、模組化。

目前“小微快貸”業務針對不同客戶類型及需求場景,形成多個子産品體系,具體包括:基於企業主的金融資産及存量房貸資訊發放的線上信用貸款“快e貸”;基於可抵押資産發放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融e貸”;基於可質押金融資産發放的線上貸款“質押貸”。後續,還將有更多符合“小微快貸”模式要求的新産品在“小微快貸”平臺發佈。

如何進行數據挖據?張為忠告訴記者,主要是整合小微企業資訊,搭建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將資訊數字化、規範化,變無規律為有規律,變不可考為有據查,緩解資訊不對稱,打開小微企業融資“玻璃門”。一方面,挖掘銀行存量數據資源,以小微企業在建設銀行資金結算、交易流水、工資發放、存款投資等數據資訊評價企業經營能力,創新免擔保貸款。另一方面,充分運用政府公共服務資訊,在人民銀行徵信資訊的基礎上,引進稅務、工商、海關、法院(訴訟)等外部數據。如借力與國家稅務總局首家合作的優勢,以小微企業納稅信用等級、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資訊對客戶進行評價。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僅僅通過銀稅互動累計服務客戶3萬戶,累計發放貸款425億元。

據悉,建行還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小微企業主動授信。建設銀行率先開發評分卡模型,並通過系統分析符合條件的客戶,運用數據資訊測算客戶可獲得的貸款額度,主動給小微企業授信,以電話、短信、網點櫃員提醒、企業網銀通知等多種方式告知企業,改變了傳統等客到府的服務方式。目前,建行已經挖掘篩選各類客戶40多萬,並陸續實現貸款的成功投放。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建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1.47萬億元,貸款客戶數近34萬,申貸獲得率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