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紫光閣:把握金融內在規律 履踐國有大行責任

發佈時間:2017-10-10

中國經濟金融每次新發展新跨越都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正確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是指引我們做好新常態下金融工作的實踐指南。今後,建設銀行將全面聚焦會議確定的三大任務,認真把握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發展中的“四個規律”,高水準完成好黨中央賦予的使命任務。

把握經濟金融互促共生規律   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建設銀行深刻認識到,沒有好的實體經濟就沒有好的銀行,要把回歸本源、植根實體作為立行之本,嚴防“脫實向虛”,在服務經濟發展中實現銀行新的發展。建設銀行將發揮自身特色優勢,針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建設等領域,進一步加大支援力度,在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發揮好國有金融機構“主力軍”作用。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對接“三去一降一補”。做到有保有控,全力支援新經濟成長和傳統産業升級,清退“僵屍企業”;因城施策支援房地産去庫存;保持市場化債轉股先發優勢,幫助企業降杠桿增效益;縮短金融鏈條,做好降息減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針對小微企業、“三農”和“雙創”客戶加大金融創新力度,促進銀企共生共榮、攜手發展。

把握金融風險內在演化規律   做到精準管控守牢底線

建設銀行將深化落實“風險管理職責進黨委”的要求,壓實各級黨委風控責任。深入研究風險發生、遷徙、傳遞的演化規律,既全面覆蓋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做到理性辨析、精準管控風險。經營管理中,通過科學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安排風險、緩釋風險,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前移風控探頭,務求對各類風險苗頭早發現、早處置、早化解;加強對同業、理財、委外和表外業務等領域風險管控,做到不忽視一個風險、不放過一個隱患;盯緊不良多、風險高的大行、大戶、大額授信,針對性處置化解風險;完善聯防聯控機制,防止風險交叉傳染;科學統籌集團流動性,加強日常監測,做好大資産大負債管理;堅持穩健經營,不參與惡性競爭、不涉足金融亂象,自覺維護金融安全穩定,切實發揮國有金融機構市場穩定器和風險減壓閥的作用。

把握現代金融發展創新規律   推動改革轉型不斷深化

根據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深化改革要求,緊盯國際金融發展創新前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持續深化改革、推進全面轉型。圍繞經濟轉型升級要求和客戶多樣化金融需求,不斷豐富金融服務供給,提高市場響應能力;聚焦銀行主業,以客戶為中心打造多功能服務平臺和金融生態圈,將金融服務有機融入客戶生産生活,做到一點接入、所有産品配置、一站式綜合解決;著力從企業級層面強化集團化規模化資源統籌,推進經營全要素優化配置;加快由規模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著力以産品、服務、流程、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活力,提升服務效率和水準;借助現代金融科技,加快推進智慧型銀行建設,為打造經濟升級版提供智慧的金融解決方案。

把握國有金融企業黨建規律   發揮鮮明獨特政治優勢

建設銀行將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立足經營管理實際,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國有金融企業黨建科學規律,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堅持以“四個意識”為政治標桿,自覺把中央經濟金融政策方針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打造高素質幹部人才隊伍,全面推進“213人才工程”等重點人才培養項目,加大各級後備幹部、轉型領軍人才培養力度,搶佔新時期金融人才建設制高點。針對金融行業特點持續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力度,保持對“四風”高壓態勢,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化。在黨建工作寫入公司章程獲得股東大會通過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制度建設,使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更鮮明、更有力地發揮國有金融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