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2017中期收穫均衡良好業績 建設銀行轉型棋局鋒芒漸顯
銀監會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産利潤率為1.07%,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二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産利潤率為1.04%,同比下降0.06個百分點。
不過陸續出爐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也有金融機構逆流而上創下了不凡業績。建設銀行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年化平均資産回報率1.30%,高於商業銀行平均水準,更位居國有大行之首。截至上半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51%,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不良率在國有大行中居後。可以説在2017年這場逆水行舟中,該行中場成績取得均衡的良好表現。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值得細細探究一番。
細看來,建行的順勢轉型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這樣一家資産規模達21.69萬億元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利率市場化挑戰下利息凈收入實現凈增長
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經濟金融環境,建行適應形勢變化,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之本,堅持穩健合規經營,全面防控風險,加快推動轉型發展,核心指標表現良好,實現了規模、效益和品質的均衡提升。業績穩中見優,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9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1%。在今年7月份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建行利潤排名第三。
6月末,建設銀行資産總額21.6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7%;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12.5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38%;客戶存款總額16.2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6%。同時,該行持續加強成本管理,優化費用支出結構,成本收入比22.31%,較上年同期保持基本穩定。
特別是建行利息凈收入出現凈增長,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為數不少銀行的該項收入下滑。
此外,近年來,多項監管政策出臺,均指向銀行降、減費用,銀行中間業務接連承壓。在此背景下,建行克服種種不利影響,上半年手續費和佣金收入較上年同期仍然增加近9億元,實現了1.32%的同比增長。
防範金融風險是今年的熱詞,建行在保持規模、收益表現優異的同時,資産品質也進一步改善。截至6月末,不良貸款率1.51%,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60.15%。在資産品質管理上,該行強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深入研究風險發生、遷徙、傳遞的演化規律,理性辨析,精準管控風險。在經營管理中,該行通過科學識別、評估、緩釋風險,前移風險探頭,科學統籌集團流動性。
在銀行業資産品質普遍承壓的情形下,建行通過精湛的管理,切實發揮了國有金融機構市場穩定器和風險減壓閥的作用。
轉型棋局已過中盤
細觀建行近年的連續舉動,能感覺到都流露出一場大轉型的氣息,這不禁給人無限想像空間。
2016年9月,建設銀行舉辦了CCB2020宣傳推介活動,事實上,建行的整體轉型早在2012年已謀劃。
透過此次推介會可大體了解建行的轉型方向和重點。建行管理層一致認為,加快實現客戶服務平臺化、收入結構多元化、運營管理科學化是建設國際一流銀行的需要,建行在此基礎上確定了綜合性經營、多功能服務、集約化發展、創新型銀行、智慧型銀行的轉型方向。
其中,在向綜合性轉型方面,建設銀行立足銀行主業,加快子公司和海外兩翼發展。目前,建行集團綜合金融服務功能逐步健全,在非銀行金融領域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建信財險、建銀國際、建信期貨、建信養老等子公司;在特定領域和區域,設立了若干提供專業化和差別化服務的銀行機構,包括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和27家村鎮銀行。同時,建設銀行加快海外佈局,目前已在2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境外各級機構251家,基本完成了全球目標市場佈局。
在向集約化轉型方面,建行從流程優化、運營集約、資本節約、管理科學等方面入手,力爭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活力並實現科學管理的目標。目前,已推進優化信貸審批流程,風險管理職責進黨委,在同業首創合規官制度,新設資産管理、同業業務和金融市場交易三個直營業務中心等措施,使內部機制更為科學高效,推進業務運營集約化。
在向創新銀行轉型方面,建行不斷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流程管理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商業模式創新,實現由規模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力爭到2020年實現創新産品數量和品質均居同業前列。2013年-2015年,建設銀行已完成創新3600多項,是上一個三年的3.5倍。目前,創新推出的“快貸”、“雲稅貸”、“裕農通”、“小微快貸”等,已成為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拳頭”品牌産品。
在向智慧銀行轉型方面,建行依託“新一代”核心繫統建設,加強基於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的智慧型産品、服務和模式創新,構建網路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可見,建行因勢而變實現突圍的棋局已過中盤,新動能顯現,宏偉藍圖正在步步接近。
“新一代核心繫統”建設工程:“殺手锏”祭出
在建行的轉型戰略中,一項緊要動作就是打造其“殺手锏”——“新一代核心繫統”建設工程,這是建行六年磨一劍打造出來的利器。
2017年6月24日,是一個足以載入建行發展史冊的重要時刻,建行舉全行之力耗時六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繫統”建設成功上線。這標誌著建設銀行全新核心繫統建成,為該行戰略轉型和業務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該系統從業務架構入手,採用業界領先的企業級建模方法,描繪出建行的業務藍圖,全面建立集團層面的流程模型、數據模型、産品模型以及用戶體驗模型。這套業務模型,既覆蓋了現狀,解決了當時的所有痛點問題。
目前,建行部署在X86雲上的應用已達83%,通過主機下移和資源池化,主機利用率從90%降到70%,節約資源超過2.6萬個處理單位,在業務量年均增長33%的情況下保持主機資源使用率零增長。近年來“雙十一”期間,建設銀行的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都穩居同業首位。
“新一代核心繫統”建設工程既適用於瀑布式大規模開發,指導大型商業銀行戰略轉型項目的順利實施;也適用於迭代式的敏捷開發,推動諸如建行龍支付等創新産品的迅速投産,為建行帶來創新速度、處理效能等全方位的競爭優勢。産品創新更迅速,行銷目標更精準,客戶體驗更優良,業務運營更高效,風險管理更全面,財務報告更準確。這顯著增強了建行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該核心繫統一經上線就在向智慧型銀行轉型方面顯現出強大的競爭優勢。核心繫統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建成了全渠道、全流程、全覆蓋的服務與行銷體系。通過“線上+線下”智慧全覆蓋的方式,助力智慧銀行建設。
該行在業內率先啟動大數據戰略,其中的亮點智慧客服“小微”,自2013年起已累計服務用戶數突破12億人次,現日均服務用戶超過230萬人次,全渠道回復準確率超過90%;建行也成為國內首家在生産環境實現“金融雲”的商業銀行,將數據和資訊通過雲管理,促進服務效率大幅提升。
在核心繫統的基礎上,目前建行已高標準建成12家智慧銀行,啟動首批5 家分行深化智慧銀行網點建設試點工作。到今年6月末,該行投入運營自助銀行28568家,自助櫃員機賬務性交易量達櫃面6.41倍。
小微金融大有可為
雖是一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有傳統優勢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但建行借助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技術,在小微企業和個人金融方面也不遺餘力地創新。
針對小微企業,近兩年,建行將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與小微金融深度融合,助力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建行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産品與服務模式創新,組建了上海數據分析中心,利用“大數據”挖掘“小信用”,推動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發展。
通過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運用,建行破解了傳統模式的融資困境,將小微金融服務的重點放在真正有融資需求的創業創新型小微企業身上,解決科技企業、大學生創業等“雙創”主體輕資産、無抵押、融資難的“痛點”和“難點”。
以“小微快貸”為例,這是建行打造的創新性自主貸款産品。借助大數據、網際網路技術在精準客戶服務和精細風險管控中的應用,該行依託“小微快貸”全流程線上融資服務模式,為眾多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自建設銀行“小微快貸”上線以來,嘗到“甜頭”的企業不計其數,目前,建行通過“小微快貸”已累計為6.5萬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近500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新增和總量均保持同業領先。
針對個人金融,以“快貸”為例,這是建行創新推出的國內金融系統首個全流程線上自助個人貸款産品。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證明,“快貸”實現了客戶數超兩百萬、貸款投放超七百億的良好市場效果,得到了客戶和市場的一致肯定,也成為傳統銀行業應對跨界衝擊、加快轉型發展的重磅産品。正因此,該産品在《亞洲銀行家》2016中國獎項計劃評選中榮獲“2016年度中國最佳消費信貸産品”。
“快貸”借助於電子渠道,無需客戶提供任何紙質材料,全流程自助,“三秒三步”即可完成貸款辦理,給客戶帶來極致體驗。“快貸”成為建行轉型發展戰略中的一項重大創新,為提升業務競爭力、加快消費信貸轉型發展找到了方向。
正是運用大數據手段,“快貸”基於銀行海量客戶數據,通過建立客戶評價篩選模型進行客戶準入及評價,確保了客戶準入及評價規則的科學性。同時,利用技術手段,將信貸風險把控的基本原則落實在産品功能設計中,通過監測預警模型動態提示疑點提高貸後管理的及時性、有效性,由“人控”變“機控”,風險更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