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普惠金融是社會責任 也應有別於非商業行為

發佈時間:2017-10-20

今年5月,銀監會聯合十部委發佈的《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實施方案》要求,大型銀行“2017年內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儘快開展工作”,而更多大中型商業銀行可能還在觀望,普惠金融事業部怎麼建?難點、風險在哪?如何實現社會責任與商業性的平衡?

日前,中國建設銀行(下稱“建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張為忠副總經理接受了點金君的專訪,最早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並開展業務的建行經驗和思考,應能給現在和未來的普惠金融實踐者們帶來借鑒。

“為什麼讓大型銀行率先做普惠金融?因為他們體量大、能帶動市場!他們可以內部分攤一些成本,這也是大銀行的社會責任之所在。還有,大銀行的數據是海量的,很少有人在四大行沒有歷史資訊,重要的是,怎麼實現這些資訊的綜合運用。”談到國家為什麼要求大型商業銀行率先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成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骨幹力量,張為忠認為,上述三點判斷,是促使建行在4月就率先成立普惠金融發展委員會和普惠金融事業部的重要動因。

隨即,配套普惠金融的服務、核算、風險管理、資源配置和考核評價的“五個專門”機制也在建行建立,現在,建行普惠金融事業部作為普惠金融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已經在統籌19個部門的相關工作。

普惠金融的資訊與信用瓶頸

普惠金融針對的重點客戶群,即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他們缺資訊、缺信用問題比較突出,用傳統方法對這部分客戶行銷、評價、管理,獲客難度較大、成本較高、風險也較難把握。

張為忠説,推進普惠金融發展首先要解決獲客問題,二是要解決風控問題,當然這兩個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為此,建行通過開展銀政、銀擔、銀保、銀企等合作,整合資訊資源、提增信用、創新風險評價方式,降低成本和風險。

同時,隨著網際網路、雲技術、大數據等金融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完善,使銀行能夠對數據進行整合運用,提高客戶資訊的透明度。通過整合資訊打開融資“玻璃門”,搭建信用評價體系,以甄別目標客戶,如建行與國家稅務總局的銀稅合作,以納稅資訊對小微企業客戶進行評價,緩解資訊不對稱。

但也要看到,普惠金融體系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政策制定、機制建立等各方共同努力,如通過建立統一的綜合資訊共用平臺、豐富企業信用檔案資訊、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系等,加強普惠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區域信用評價體系,突破缺資訊、缺信用的瓶頸。

防範風險與商業可持續的平衡

國務院印發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到,普惠金融“要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也就是説,普惠金融是一種按照市場規則提供服務的商業行為,應當是商業化的、可持續性的。

張為忠認為,發展普惠金融,雖然一定程度上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應當有別於政府扶貧等非商業的行為。

這裡有兩個關鍵:一是業務模式是否可持續。主要指獲客渠道和風控技術是否適應普惠金融數量龐大的客戶群體,我們必須要想辦法降低服務成本。從建行信貸工廠、小微E貸的經驗看,技術上不但已經可以實現降成本,還能促進反欺詐和風險預警。

二是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續。普惠金融服務既然是商業行為,那麼就要有盈利,以滿足銀行內部的成本和風險管理要求。對此,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批量獲客平臺、全線上網際網路融資服務模式和自動化風險預警管理工具,可以做到“保本微利”,實現商業可持續。

目前,建行的普惠金融事業部已在一級分行全面落地。下一階段,將探索建立普惠金融特色支行,而推動普惠金融專業化、特色化經營的任務則落到了二級分行的肩上。張為忠表示,“我們仍然要通過新的技術手段,著手于産品和渠道創新,提高金融資源供求雙方的資訊透明度,以及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金融服務更多的企業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