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加快金融服務創新 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3月22日,在第158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龐秀生介紹了該行以新金融模式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情況。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建行著力“新連接”,搭建了安全、陽光、免費、開放的住房租賃服務網際網路平臺;試水“存房”,以新模式拓寬房源供給;推出了建行住房指數,以大數據服務住房市場;推出“要租房 到建行”品牌,倡導長租長住新理念。
從建行的最新實踐及取得的初步效果來看,這些做法體現了建行作為一家大型銀行,自覺承擔起推進住房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使命和擔當;體現了建行作為長期具有住房金融服務獨特優勢的商業銀行,不忘初心、創新金融模式、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積極探索。新時代,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通過加快金融服務創新,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既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承擔的歷史使命,又是其加快自身轉型升級、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兩多一併舉”的頂層設計方案,即“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這為我國住房制度改革規劃出了一條路線圖,同時,為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積極參與住房租賃市場建設,以金融服務創新解決住房租賃市場存在的短板。在住房市場上,租和購本是百姓實現安居的兩種渠道,但多年來形成了購房一枝獨秀、租房被邊緣化的局面,租房不能安居成為突出的社會“痛點”。租房不能享受平等的社會公共服務;租期短、價格波動、權利難以保障;市場建設薄弱,誠信不足,黑仲介、假房源的風險令人憂慮;與租房居住品質相關的服務不足,各類資源投入和整合很少關注租房方向。在此背景下,建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在“要買房 到建行”的良好品牌基礎上,舉起“要租房 到建行”的新旗幟,主攻租房不能安居的痛點,助推“長租即長住 長住即安家”的新生活。這就抓住了租房市場的痛點,找到了解決痛點的良方,也有利於建行自身形成住房金融服務新優勢。可以想像,如果有更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參與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各顯其能,務實創新,將形成金融創新模式多元化、彌補住房租賃服務短板的“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銀行業金融機構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勇於探索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形成住房租賃市場加快發展與金融服務創新發展的良性迴圈。例如,建行著力“新連接”,利用建行新一代技術優勢,搭建安全、陽光、免費、開放的住房租賃服務網際網路平臺;著力“新生態”,利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動員和組織市場上一切可供租賃的房源、主體參與房屋租賃,成為新生態中稱職的樞紐;著力“新金融”,立足“輕資産、輕資本”,以傳統銀行的身份開展不傳統的業務,從服務端發力,“重生態、重服務”,在創新服務中化解住房租賃的一道道難題;著力“數字化”,利用大數據優勢,解決市場資訊不透明、信用缺失的問題,為社會增信,推動住房租賃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建行“三新一數”的探索實踐,發揮了自身優勢,挖掘了市場需求,創新了服務模式,利用了科技手段,取得了重要突破。
全國住房租賃市場呈現出區域化、良莠不齊、成熟度不同、資源不均等特點,同時,住房租賃金融服務面臨著經驗不足、風險隱患多、創新難度大等挑戰。但是,住房租賃市場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住房租賃金融服務是一片潛力巨大的市場藍海。因此,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滿懷信心、奮力開拓、大膽創新,以更大的熱情、投入更多的智慧,加快創新住房金融服務,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為實現“兩多一併舉”住房制度目標作出應有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