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以創新深耕“三農”服務:建行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這為金融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指明瞭方向。
“2018年,我們將積極對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的金融産品服務、開放的金融共用平臺、普惠的金融發展模式,將金融資源優先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動金融改革創新與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深度融合、互促共進。” 近日,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建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全方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為農民提供金融服務,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通過“銀行+供銷合作社”“銀行+衛生系統”“銀行+電商”“銀行+通信公司”等多種合作模式,建行積極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截至目前,建行已拓展‘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8.96萬戶。”據建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服務方案依託多種産品組合,為縣域範圍內個人客戶群體提供全方位、綜合性金融服務。“例如,我們為農民工代發工資個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優惠産品和服務。此外,在農村地區推廣‘龍支付’,方便了農村客戶之間面對面小額轉賬以及無現金、無卡購物結算。”上述負責人説。
同時,通過境內外、跨條線聯動服務平臺的搭建,建行為涉農企業提供了綜合化金融服務。據介紹,該行累計為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發行了22億元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累計參與承銷中糧集團中期票據232億元、超短期融資券333億元,並參與中糧尼德拉、中糧農業等多個海外融資項目,支援涉農企業“走出去”。此外,該行還創新承銷銀行間市場首筆扶貧債券,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直接融資品種。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建行涉農貸款餘額突破1.7萬億元,2009年以來年複合增長率近15%。“我們的信貸政策始終將‘三農’列為優先支援的重點領域,加強資源傾斜,從政策制定到産品創新,不斷加大對涉農行業的支援力度。”上述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實現涉農貸款穩定增長的監管要求,建行研究制定了《涉農業務綜合行銷指導意見》,明確服務“三農”重點領域,總結推廣多種涉農業務模式,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客戶和項目的支援力度。
涉農金融創新落地生根
圍繞區域特色優勢産業,以農業龍頭企業和核心企業為重要依託,建行採用訂單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産品,加大對其産業鏈上下游客戶的信貸支援力度,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力,推動農村産業興旺。
按照這一思路,建行江西分行積極依託雙胞胎、大北農等龍頭企業在農村的服務網路,快速識別出農村的優質養殖戶和經銷商客戶,併為其提供“益農貸”“益農貸個人支農貸款”“益農卡”等融資産品。
同時,建行積極研究農村産權改革相關政策,創新推出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積極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試點,並創新涉農業務擔保方式。
據介紹,建行去年與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總對總”戰略合作協議,各分行也與各地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了廣泛合作關係,通過銀擔合作,攜手為4000余家農業客戶、超過110個項目提供了信貸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在基建領域的傳統優勢,建行創新推出新農村貸款、城鎮化貸款、PPP貸款、特色小鎮建設貸款等産品,允許通過特許經營權收益、未來應收賬款等設定質押,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支援力度。
運用業內首創的PPP貸款産品,該行先後為蘭考縣産業集聚區基礎設施項目、鄆城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50余個縣域PPP項目提供服務,有效促進了農村生態宜居和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而在個人涉農貸款業務創新方面,建行也成功探索出“農業龍頭企業+農戶+訂單”“國有機構擔保+農戶”等多種業務模式。
為“網際網路+農業”提供建行智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網際網路+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打造“網際網路+農業”産業融合模式方面,建行也作了有益的嘗試。
根據棉花交易市場的交易模式及融資需求,建行推出網路銀行“e棉通”業務,實現快速審批、實時放款、迴圈額度和跨區域融資等功能,有效滿足了缺乏抵質押擔保的大量涉棉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此外,通過與全國建築工人資訊平臺合作,建行為平臺上的分包商、農民工量身定制網路銀行“e薪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在幫助前者跨過銀行融資門檻、解決工資資金來源的同時,也為農民工辦理驛站工資代發聯名卡。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創新推出的“善融商務”和移動支付等網路金融平臺,建行積極對接農村特色産業基地,主動引進優質農村商戶,開展農産品線上線下行銷活動,有效拓寬農産品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