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中國經濟時報》:城鎮化依然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

發佈時間:2018-04-10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房地産市場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住房需求和市場發生了非常大的階段性變化,同時經濟發展環境和格局也在發生重大的變化,特別是城市群的發展。中國城市化已經進入到以大城市群為核心的階段,這對住房市場的發展和改革會有怎樣的影響,對於未來的住房需求會産生什麼樣的推動作用,會帶來哪些挑戰?

對於上述問題,3月24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經濟峰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在當天下午舉行的主題為“城市群與房地産市場新方位”的分組會上,與會嘉賓進行了熱烈討論。

城鎮化依然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現在進展非常快,已成為全球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中國經濟強勁增長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黨的十九大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宏偉藍圖中,強調了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在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當中,城鎮化依然是重要的動力。同時,伴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城市發展面臨著發展方式轉變的現實迫切問題。”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祖繼在發言中表示,國家新興城鎮化明確了城市群是主體形態,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城市群最主要的特點和優勢是基於不同城市的資源稟賦,實現專業化分工協作和功能互補,消除單一城市的規模差異。

王祖繼認為,城市圈群的協同和聚合效應並不會自然産生,其前提就是要城市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本、技術要素等有效流動,實現優化配置。要素的自由流動是城市群形成和繁榮的深層次基礎和必要條件。

他表示,影響要素流動的因素很多,比如説城市吸納承載能力、地理位置、政策壁壘等。這其中房地産對要素的吸納承載起著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無論生産經營、商務活動還是生活起居都離不開房地産,都需要宜業宜居的活動,尤其是房地産是有能動性的要素,是直觀的標誌。因此城市群的興起為房地産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同時又在需求分層、結構分化、品質升級等方面對房地産供給提出了新的要求。

房地産發展方式必須轉變

對於城市群發展新階段的新要求,王祖繼認為,目前我國房地産市場發展還不能完全適應新興城鎮化特別是城市群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對要素流動吸納承載不足,已經成為社會痛點。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大量房屋長期閒置的同時,有很多新進城的居民,也就是新市民、新畢業大學生還住不上房子,新引入專業人才住不上滿意的房子等情況。産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供給側,包括供給不合理,房價過高,房子更多的是投資功能,弱化了對生活生産的承載。因此城市發展方式轉變必然要求房地産的發展方式作出新的轉變。

“回歸到房子是用來住的這樣一個本原,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需要引領理念的轉變,調整相應政策,發揮金融更大的作用。”王祖繼表示,金融銀行業需要更加主動作為,一方面繼續嚴把信貸投放,調整信貸結構,遏制投機炒作。大力支援真實居住需求;另一方面房地産金融創新不能圍著傳統信貸轉,要把著力點轉向針對房地産需求失衡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借助於金融力量激活市場要素,引導資源有效供給,解決社會痛點。

租售並舉需要更多社會企業參與

王祖繼表示,建行作為先行者和專業金融服務商,根據中央相關要求和房地産市場變化,積極以金融手段推動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實施了所有綜合金融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