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搶灘住房租賃市場 建行解析“存房”模式如何盈利
當前我國大城市的租房需求攀升,卻也讓房源缺乏、租賃資訊不對稱、管理不規範等痛點顯現。去年起,各路資本紛紛涌入搶灘存量房市場的“風口”,金融機構也不例外。
3月22日舉行的銀行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龐秀生表示,2018年1月,建設銀行在廣東地區國內首創推出了“家庭不動産財富管理”業務,亦稱“存房”業務。他告訴記者,“存房”業務旨在整合社會資源,盤活家庭閒置住房,創新長租房源供給模式。
談及在“存房”業務中扮演什麼角色,龐秀生表示,銀行並非將此當做一個房地産信貸的突破口,而是充當資源整合者和金融服務者。房主只需向建行下轄的住房金融服務中心申請辦理,建行即可為其提供房産長租收益評估服務,並撮合房主與專業租賃機構達成3-10年的住房長租權交易。
操作層面,租賃機構可向房主一次性或分期支付未來的長租收益,然後向租客出租並負責租後管理。“總的來説,租金的定價是租賃雙方的選擇,選擇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並不是建行給他特別定一個價。”龐秀生説。
建行廣東省分行行長劉軍介紹,“家庭不動産財富管理”試點2個月來,該行已累計受理了394筆業務申請,還儲備了614套房源。其旗下住房租賃專業公司已與47名業主簽訂《住房長租權轉讓協議書》,向其中2位業主支付了住房長租收益。
建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總經理王毅補充道,公寓裏面所有的金融服務,包括水電費、租金、押金以及其他金融服務,建設銀行都可以給他提供。
針對與仲介的關係,劉軍表示,確實這個市場非常大,層次是非常多的,就好像都是魚,但是每一條魚生活在水裏的不同層面裏,都能很好,相信建行和其他的仲介機構一起,我們都能共同為租賃市場的發展貢獻力量。
事實上除了建行之外,據記者了解,房租賃市場的火熱已吸引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在內多家銀行“正規軍”展開業務“試水”。
談及國有大行介入該市場的優勢,龐秀生指出,這一方面保障了租住雙方的合法權益,還增強了家庭不動産的流動性,創新了傳統的家庭財富管理業務模式,更讓專業化租賃企業獲得更多支援,實現多方共贏。
龐秀生透露,截至2018年2月末,建設銀行已與超過300個地級及以上行政區簽訂合作協議,建行住房租賃平臺已累計上線房源超過12萬套,出租超過2.6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