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建行啟動普惠金融戰略:未來的金融,必將是得草根者得天下
“在新興金融科技的支援下,傳統的‘二八’定律正在被顛覆,未來的金融,必將是得草根者得天下,我們要看到時代發展的大勢。”日前,中國建設銀行召開普惠金融戰略啟動大會,會上,建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向“雙小”轉移是戰略側重點的轉移,而並非放棄“雙大”優勢,而是西瓜芝麻一起撿。
近年來,建設銀行全面發力普惠金融,在經營體制機制建設、産品服務創新、系統科技運用、服務網路搭建等方面持續創新,成效顯著,具備了普惠金融戰略化發展的條件。
2017年4月,建設銀行在大型銀行中率先成立普惠金融發展委員會,組建普惠金融事業部。持續將普惠金融服務機構向一、二級分行以及縣域、鄉鎮延伸,已形成總行、分行、支行“三級”普惠金融垂直組織架構。
針對基礎金融服務的薄弱領域,建設銀行進一步拓展普惠金融服務渠道,搭建線上線下、快捷便利的“智慧銀行”生態網路:將普惠金融服務下沉到基層,挖掘網點潛能提升服務能力,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打造“裕農通”服務品牌,在銀行網點尚未覆蓋的縣域,通過“移動金融+村級供銷服務社”,在行政村建設“村口銀行”,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在全國設立近9萬個“裕農通”服務點;實施“移動優先”戰略,不斷拓展手機銀行渠道服務功能,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科技戰略為普惠金融戰略提供了技術支撐,特別是業內領先的“新一代”系統竣工投産,賦予了建設銀行更好支援普惠金融客戶的能力。“普惠金融戰略的落腳點和實施核心就是平臺經營、數據經營,以金融科技為支撐,由單一提供金融産品到搭建外部交互開放、內部充分整合的平臺,進而為市場和客戶服務,增強客戶粘性和認同,産生流量和交易,拓廣拓深經營空間和未來市場。”田國立表示,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以網際網路思維,運用好平臺經營模式,不斷提高數據資産經營能力,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態。
近年來,建設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精準獲客,“新一代”精準行銷、自動審批,“貸後三大工具”系統智慧機控、主動管控風險,已取得顯著成效。依靠內外部數據資訊整合直連,依靠大數據技術,依靠系統功能不斷完善,以往困擾銀行的小微企業資訊不透明,客戶群體廣、小、雜的難點得到有效緩解,普惠金融業務流程效率不斷提高,成本、風險、收益實現平衡,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已初步打造形成。
據悉,建行下一步還將繼續以金融科技為支撐,聚合客戶、接入場景、整合數據,打造面向市場和客戶的普惠金融交易與綜合服務平臺,構建普惠金融新模式、新生態。“普惠金融平臺的載體是跨越各種終端設備的,比如電腦、手機、甚至未來智慧穿戴設備。後臺支撐的是全方位打通的系統,以及開放式接入的各類數據及數據挖掘應用。用戶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接入平臺,均能實現客戶資訊同步整合,實現多點觸發,整合管理。”田國立表示,平臺內沉澱積累的數據資訊是未來建設銀行的重要資産,以企業級視角,分析挖掘數據價值,支援客戶精準行銷、産品創新優化、精細風險管控、客戶維護與價值創造、流程效率改進等多維功能,打造數字化管理條件下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