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建行 >> 媒體集萃

參考消息:建行普惠金融吹響服務實體號角

發佈時間:2018-05-04

5月2日,中國建設銀行召開普惠金融戰略啟動大會,將普惠金融業務打造為建行在新時代背景下,應對市場新形勢、新變化的戰略支點,全面推進普惠金融戰略實施,全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實施普惠金融戰略既是國有大行勇於擔當的戰略決策,也是順應經濟發展大勢的適時選擇,更是自身業務拓展的必然需要。

推進普惠金融戰略是國有大型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擔當。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全社會的供給品質體系和水準。

能否推進中國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躍升,不僅事關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全球競爭力,也關係著中國高品質發展目標的實現,進而也關係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從這個視角出發,也就更能理解中國大力推進《中國製造2025》的良苦用心了。而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在實體經濟的轉型發展中,尤其需要金融活水的注入,以激活實體肌體,從而讓實體經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從這個意義上説,建行普惠金融戰略的推出,既是對中央提出的“回歸本源,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這一要求的生動實踐,也是對新時代發展需要的精準把脈。

推進普惠金融戰略是國有大型銀行適應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本之舉。60多年來,建設銀行在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洪流中應運而生,在國家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大潮中應勢而起,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國有大型銀行興行強國之路。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援産業轉型升級、助力民生領域發展、破解社會痛點難點等方面,建設銀行一直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普惠大眾、造福百姓、為國分憂。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也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關口。各類市場主體既面臨著國內的轉型陣痛,又面臨著國際上的激烈競爭,同時還遭遇融資難、融資貴這一世界性難題。國有大行直面企業痛點和難點推出普惠金融戰略,對於身處艱難時刻的各類市場主體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憑藉顯著的資金實力雄厚、資金成本低的優勢,國有大行能夠提高金融覆蓋面,平抑市場價格,為市場帶來積極的變化,從而有力地破除實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對於民眾來説,普惠金融戰略的推進能更好促進國民經濟品質和效益的提升,進而帶來就業和民生的改善。這將有效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增強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推進普惠金融戰略是國有大型銀行打造新時代戰略高地和業務增長極的現實需要。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的全面崛起和快速發展,為商業銀行創造了巨大的發展契機。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銀行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環境。金融市場改革深化、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網際網路金融興起等,使得商業銀行的市場和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發展普惠金融成為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

與其他機構所不同的是,建行推進普惠金融戰略除了是因勢而動之外,還是“水到渠成”。適應市場變化,建行積極借力金融科技,打造一體化經營模式,創新産品體系,拓寬服務網路,不斷拓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奠定了堅實的業務發展基礎。截至2017年末,建行普惠金融貸款新增居同業首位,成為唯一達到人民銀行普惠金融最高激勵目標的國有大行。

金融科技戰略的技術支撐,賦予了建行更好支援普惠金融客戶的能力。比如依靠內外部數據資訊整合直連、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系統功能的不斷完善等,有效緩解了以往困擾銀行的小微企業資訊不透明,客戶群體廣、小、雜等難點,普惠金融業務流程效率不斷提高,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已初步形成。未來的目標則是打造面向市場和客戶的普惠金融交易與綜合服務平臺,構建普惠金融新模式、新生態。

作為在普惠金融領域率先啟航的國有大行,建行此次以戰略姿態進入普惠金融領域,既是落實中央部署的政治任務,也是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民生的責任擔當,還是建行的重大戰略選擇。這些,正是建行60多年來一直不變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