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14-03-12
《金融時報》專訪中國建設銀行行長 張建國
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異常艱巨複雜的大背景下,銀行業已經駛離快速增長通道。那麼如何在棘手的環境中既守住風險又保持良好的業績?當一些銀行機構仍在尋找答案時,中國建設銀行卻已開始大膽“實踐”:“通過徹底轉變經營模式,全面實施戰略轉型,走‘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發展道路,努力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穩健的發展、良好的業績在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建設銀行選擇的正確。
考慮到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需要承擔支援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責任。那麼未來一年銀行業特別是大型銀行將會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如何更好地支援實體經濟?今年又會有怎樣的工作部署?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改革元年,對於商業銀行來説,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啟動、産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等重要領域,存在商業銀行在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那麼未來一年銀行業特別是大型銀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
張建國:從機遇來看,我國經濟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這為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時機。
具體來説,首先,新型城鎮化成為銀行最重要融資服務領域之一。作為未來10年我國經濟穩健增長關鍵領域,新型城鎮化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在帶來新一輪經濟發展動力的同時,也為銀行帶來重要融資服務機會。
其次,産業轉型升級蘊藏著重要結構性投融資機會。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積體電路、物聯網、先進製造、新能源、新一代行動通訊、大數據等新經濟領域的金融服務大有可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完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以及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建立等,呼喚著信貸類業務的創新。
最後,區域發展規劃實施將帶來重大業務發展機遇。我國區域經濟由東向西的梯度推進,將形成幾個新的增長帶。一是上海、廣東、天津等自貿區的加快建設,為開放前沿重要城市行帶來難得的業務拓展機遇。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區域發展戰略實施,將加快新疆、陜西、甘肅等相關區域基礎設施與海上通道互聯互通建設,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三是加快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方案中重要著力點,這將成為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除此之外,國家快速推進的資本、土地、科技等要素市場化改革,以及實施糧食安全等農業現代化戰略都可望成為銀行業務拓展的重點領域。
機遇也伴隨著挑戰。從挑戰來看,一是銀行業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2014年,流動性總體上充足與結構性緊張並存局面仍將持續,這是因為居民理財意識增強、銀行體系間流動性結構出現分化、美聯儲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等因素都會對我國流動性産生一定影響。
二是經營轉型壓力加大。主要依靠息差收入的傳統盈利增長模式難以持續,綜合性、多功能、集約化發展,減少對利差收入業務的依賴,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切實地擺在銀行業面前。
三是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這主要表現在:各銀行競爭重點仍在做大規模上;民營銀行的組建、運營將進入實質性階段;外資銀行擴張能力增強,將有更強市場競爭力擠佔國內銀行市場份額。
同時,我們也看到金融脫媒趨勢加快、外部監管更趨嚴格以及金融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都在對銀行業形成巨大影響和衝擊。
面對這些挑戰,商業銀行又該如何應對?建設銀行2014年在發展戰略和策略上又有哪些著重點?
張建國:總的來説,商業銀行主要應從積極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推進自身轉型、加強風險管控和平穩運營這三方面入手。
就建設銀行而言,在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上,我們將結合自身特點有所側重。如在服務對象上,向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小微企業、“走出去”企業傾斜;在服務目標上,向促進産業結構升級、改善薄弱領域金融服務傾斜;在服務方式上,更強調對不同區域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加快服務模式和産品創新。
在加快推進經營管理轉型方面,建設銀行將實施五大轉型。一是由存貸款為主向綜合服務型銀行轉型。目標是打造綜合化服務能力,圍繞客戶需求拓展服務內涵,更鮮明地體現金融服務業的基本屬性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取向。二是由簡單的服務向多産品、多功能服務轉型。主要是加大産品供應和交叉銷售,匹配客戶多層次的需求,通過線上線下便捷的渠道,使客戶充分地享受到建設銀行集團多樣化的産品和服務。三是由手工處理向電子化轉型。重點是提升資訊化、流程化、智慧化水準,改變“人海戰術”的落後模式,充分發揮IT技術、大數據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四是由商業銀行向金融集團管理模式轉型。關鍵是加強集團層面的統籌,實現經營管理集約化、資本集約化。要加快推進集團“一體化”,通過各種優勢資源在集團內共用,實現集團整體效益最大化。五是由傳統型銀行向創新型銀行轉型。核心是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通過産品創新、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破解發展與資本約束、規模約束和資源約束的矛盾,激發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加強風險管控和平穩運營方面,建設銀行將根據近兩年內外環境變化情況採取更具針對性措施。一是強化流動性風險管控。從集團層面進行流動性的統籌,加強對理財、子公司、境外機構和外幣購匯資金的管理,合理擺布資産負債結構,確保本外幣流動性安全。二是抓好不良貸款防控和處置。事前環節,做實預警預控;事中環節,做到快速應對;事後環節,做好妥善處置。三是保持案件治理高壓態勢。將信貸業務真實性管理和員工違規代客交易作為重點,抓好專項整治;進一步健全案件防控工作機制,完善案件防控工作辦法和責任制考評辦法;依託科技手段健全排查機制,提高技防能力。四是加強審計監督,密切關注可能引發重大風險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提高敏感性和前瞻性。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到了關鍵時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調整産業結構”,增強金融運作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那麼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建設銀行2014年有哪些工作安排和部署?
張建國:建設銀行在經營發展中始終強調服務實體經濟,並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2014年,建設銀行將緊緊圍繞大力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繼續提升、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一是服務産業結構調整。按照綠色信貸原則,優先支援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結構調整升級的行業和項目。發揮建設銀行基礎設施貸款傳統優勢,積極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密切跟蹤戰略新興産業、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産業以及迴圈經濟、節能改造、環境保護等領域發展趨勢,重點支援擁有核心技術、市場前景良好的客戶和項目。積極支援國家“一路一帶”和企業“走出去”戰略,在上海自貿區、沿邊重要口岸、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新區積極拓展業務,主動對接客戶需求,開展跨境綜合金融服務創新。
二是服務“三農”、小微企業等金融服務相對薄弱領域。重點滿足“三農”、小微企業貸款需求,確保完成“兩個不低於”監管目標。積極拓展農村金融業務,關注和跟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農村産權流轉等重大政策變化,在新農村建設貸款、小額農貸等業務基礎上,研發創新配套的新型“三農”融資模式和金融服務産品,支援農業規模化生産和集約化經營。深入推進小微企業“小額化、標準化、集約化”轉型,在網點推廣直接銷售小額化、標準化信貸産品;以網銀迴圈貸業務為抓手,以善融商務為平臺,加快推廣網路渠道,全方位服務小微企業;以服務城鎮化中的小微企業為切入點,為農民安置和發展提供配套金融服務;研發推廣客戶群批量化産品,提供鏈式金融服務;針對企業不同生命週期,合理配置理財、諮詢、結算、投行等多樣化産品,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三是服務人民生活。加快物理網點、自助和電子渠道建設,擴大服務覆蓋面。全行網點機構達到1.49萬個,推進網點“三綜合”建設,70%以上單一對私網點辦理對公業務、80%以上單一對公櫃檯辦理個人業務;現金類自助設備運營數量穩步增長,手機銀行業務以及善融商務、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創新領先同業。發揮住房貸款傳統優勢,重點滿足自住型住房和保障房需求,支援人民生活改善。大力發展和創新消費金融産品,實現個貸電子産品全流程網上操作,為居民提供專業、便捷、貼心的金融服務,提升全民消費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