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至企業用戶

銀行卡將走進“芯”時代

 

  銀行卡是社會大眾使用最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目前絕大多數銀行卡是以磁條為載體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從應用安全、社會功能拓展、與國際支付體系融合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我國銀行卡産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以磁條為載體的銀行卡將逐步被以晶片為載體的銀行卡(即“金融IC卡”)所代替。

  一、什麼是金融IC

  IC卡是積體電路卡(IntegratedCircuitCard)的英文簡稱,內部包含著CPU晶片、記憶體、加解密演算法協處理器等硬體部件,並能通過卡片作業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因此可以將金融IC卡看成一台微型的小電腦,它採用IC晶片技術和金融行業標準,具有消費信貸、轉賬結算和現金存取等功能的金融支付工具,是現代資訊技術和金融服務融合的産物。

  二、金融IC卡的發展歷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上第一張金融IC卡在法國問世。進入二十一世紀,國際上金融IC卡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礎上,使用功能不斷豐富,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歐洲支付理事會頒布的《單一歐洲支付區支付框架》規定:歐洲支付區內,晶片卡將逐步代替磁條卡,卡片標準的過渡期為200811日到201012,之後磁條卡將在歐洲支付區內無法使用。

  2005,中國人民銀行審時度勢,頒布了《中國金融積體電路(IC)卡規範》,並於2010年頒布了《中國金融積體電路(IC)卡規範》第二版,用以指導國內金融IC卡的推廣和普及工作。20081,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准寧波作為金融IC卡項目的試點城市,試點工作取得圓滿成功,受到各界普遍認同。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要逐步落實金融IC卡發展戰略,全面推進金融IC卡工程。

  三、“芯”時代金融IC卡的特點

  金融IC卡兼具標準性、安全性、便利性、經濟性和創新性的特點,金融IC卡的推廣應用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標準性。標準是産業的生命線,也是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源頭。金融IC卡作為銀行卡的換代産品,繼續堅持統一標準、聯網通用的原則。標準統一不僅規範和促進了銀行卡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方便了持卡人的認知和使用。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金融IC卡標準PBOC2.0,為我國各類支付卡的發行和使用提供了統一的規範。

  ()安全性。普通磁條卡防偽能力有限,加密功能較弱,有可能被偽造。金融IC卡的載體“晶片”具有計算、存儲和處理等功能,製作複雜,難以複製,晶片卡容量大,可存儲密鑰、數字證書、指紋等用戶資訊,提供多重安全系統防護,所以金融IC卡的推出將極大地提高銀行卡安全水準。

  ()便利性。金融IC卡可以同時採用接觸和非接觸兩種介面方式,其中接觸式介面可以實現傳統磁條卡的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非接觸式介面能夠實現小額支付功能。在公交、高速、泊車等金額較小的日常支付中,持卡人可以不用支付現金,只需將金融IC卡接近受理終端,即可利用非接觸式介面實現自動扣款,無需繁瑣手續,實現了方便、高效和簡捷的支付方式。龐大、先進和日益完善的銀行卡聯網通用網路可以為小額支付領域提供更加有效的特色化服務。

  ()經濟性。推廣使用統一的IC卡標準,有利於節約社會成本,提高經濟金融效率。從持卡人角度講,有望將公交卡、餐飲卡、社保卡、傳統銀行卡等多種卡片整合為一張金融IC卡;從商戶角度講,使用統一標準的受理設施,可以方便受理卡片,減少通訊費用開支;從銀行角度講,可以依託聯網通用的銀行網路,提高現有金融資源利用效率;從行業角度講,可以減少在受理終端上的重復投資,實現銀行卡産業各個環節的共贏、共生,良性互動,共用規模效應。

  可見,金融IC卡的應用和推廣將是我國銀行卡産業發展的重要階段,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是一項實實在在的便民、惠民工程。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