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省份(按首字拼音排序):
安庆市 蚌埠市 巢湖市 池州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合肥市 淮北市 淮南市 黄山市 六安市 马鞍山市 宿州市 铜陵市 芜湖市 宣城市 亳州市
福州市 龙岩市 南平市 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 三明市 厦门市 漳州市
白银市 定西市 甘南藏族 嘉峪关市 金昌市 酒泉市 兰州市 临夏回族 陇南地区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天水市 武威市 张掖市
潮州市 东莞市 佛山市 广州市 河源市 惠州市 江门市 揭阳市 茂名市 梅州市 清远市 汕头市 汕尾市 韶关市 深圳市 阳江市 云浮市 湛江市 肇庆市 中山市 珠海市
百色市 北海市 崇左市 防城港市 桂林市 贵港市 河池市 贺州市 来宾市 柳州市 南宁市 钦州市 梧州市 玉林市
安顺 毕节 贵阳 六盘水 黔东南 黔南 黔西南 铜仁 遵义
白沙黎族 保亭黎族 昌江黎族 澄迈县 定安县 东方市 海口市 乐东黎族 临高县 陵水黎族 南沙群岛 琼海市 琼中黎族 三亚市 屯昌县 万宁市 文昌市 五指山市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儋州市
保定市 沧州市 承德市 邯郸市 衡水市 廊坊市 秦皇岛市 石家庄市 唐山市 邢台市 张家口市
安阳市 鹤壁市 焦作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南阳市 平顶山市 三门峡市 商丘市 新乡市 信阳市 许昌市 郑州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漯河市 濮阳市 济源市
大庆市 大兴安岭 哈尔滨市 鹤岗市 黑河市 鸡西市 佳木斯市 牡丹江市 七台河市 齐齐哈尔 双鸭山市 绥化市 伊春市
鄂州市 恩施州 黄冈市 黄石市 荆门市 荆州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十堰市 随州市 天门市 武汉市 仙桃市 咸宁市 襄阳市 孝感市 宜昌市
常德市 长沙市 郴州市 衡阳市 怀化市 娄底市 邵阳市 湘潭市 湘西 益阳市 永州市 岳阳市 张家界市 株洲市
白城市 白山市 长春市 吉林市 辽源市 四平市 松原市 通化市 延边朝鲜
常州市 淮安市 连云港市 南京市 南通市 苏州市 宿迁市 泰州市 无锡市 徐州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抚州市 赣州市 吉安市 景德镇市 九江市 南昌市 萍乡市 上饶市 新余市 宜春市 鹰潭市
鞍山市 本溪市 朝阳市 丹东市 抚顺市 阜新市 葫芦岛市 锦州市 辽阳市 盘锦市 沈阳市 铁岭市 营口市 大连市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 包头市 赤峰市 鄂尔多斯 呼和浩特 呼伦贝尔 通辽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兴安盟
固原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银川市 中卫市
果洛藏族 海北藏族 海东地区 海南藏族 海西蒙古 黄南藏族 西宁市 玉树藏族
滨州市 德州市 东营市 菏泽市 济南市 济宁市 聊城市 临沂市 日照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潍坊市 烟台市 枣庄市 淄博市 青岛市
安康市 宝鸡市 汉中市 商洛市 铜川市 渭南市 西安市 咸阳市 延安市 榆林市
长治市 大同市 晋城市 晋中市 临汾市 吕梁市 朔州市 太原市 忻州市 阳泉市 运城市
阿坝 巴中市 成都市 达州市 德阳市 甘孜 广安市 广元市 乐山市 凉山市 眉山市 绵阳市 南充市 内江市 攀枝花市 遂宁市 雅安市 宜宾市 资阳市 自贡市 泸州市
阿克苏 阿拉尔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昌吉回族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 石河子 塔城 图木舒克 吐鲁番 乌鲁木齐 五家渠 伊犁
阿里 昌都 拉萨 林芝 那曲 日喀则 山南
保山市 楚雄州 大理州 德宏州 迪庆藏族 红河州 昆明市 丽江市 临沧市 怒江州 曲靖市 思茅市 文山州 西双版纳 玉溪市 昭通市
杭州市 宁波市 湖州市 嘉兴市 金华市 丽水市 绍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 舟山市 衢州市
    热门关键字: 电子银行信用卡悦生活贵金属
    您的留言性質:
    花一個週末, 跟香港美味相處
     

    旅行的意義,可以是一場休息、一場蜜月、一段回憶,但唯獨不能缺了美食。十一長假中如果你準備去香港,請參考以下餐廳,無論米其林星級餐廳,還是每人平均幾十元的小店,都可以吃出最地道的香港味道。

    第一站 灣仔

    滿福樓

    在叉燒中找尋新舊港味

    灣仔,現在是香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之一,但聽名字便可想像其當初的樣子,原本的小漁村在一九二一年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因填海而得的莊士敦道、馬師道、杜老志道、史釗域道及菲林明道,現已成為灣仔區最有名的幾條主要道路。這麼長久的歲月,灣仔由一個小的漁村,逐漸變成一個繁盛的商住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環廣場及時代廣場等都在此區。而要選香港人心目中最經典的食物,首選應該是叉燒吧,而最好的叉燒在哪?估計不少人都會推薦必須得是滿福樓啊!而滿福樓就坐落在灣仔萬麗海景酒店內。 上好的叉燒應口感不油不膩、不幹不硬,而且還不能過瘦,甘香鬆軟,汁水豐富。講起來雖容易,但能説出來的好叉燒卻是少之又少。滿福樓的中餐行政總廚曾超烈師傅對選取食材非常考究,選用優質梅頭肉製成的招牌菜式蜜汁叉燒,肉質嫩滑,入口速溶。曾師傅不諱言道:“我們選用梅頭肉中最嫩滑的部分,整整一斤的來貨,能挑選出來製成叉燒的,大概只有其中六兩。” 最奇妙的是,叉燒上桌後會在燈光下自然閃閃生光,肉汁豐富,無論是否蘸上秘制叉燒汁,同樣可口惹味。當然這麼苛刻的要求下,每日只能限量供應。 滿福樓是連續兩年獲得《米其林指南香港 澳門》評定為一星的餐廳,除了蜜汁叉燒是招牌中的招牌,餐廳每日中午都會有不少經典點心供應。 鮮蟹(香荽皮蛋蒸/ 椒鹽炸),每只蟹鉗都肥美鮮嫩,由每只一斤半重的肉蟹製成,鮮甜的蟹肉和香荽及皮蛋的清香成了絕佳的配搭,伴碟醬汁更以蒸蟹的精華和蛋白略煮而成,可見曾師傅對每個細節均一絲不茍,務求令每道菜色至臻完美。你還可選擇以椒鹽炸成可口的菜色,是另一番感受。

    蝦餃,這裡的個頭兒雖不夠大,但賣相晶瑩剔透,外皮薄得泛起蝦肉的淺橙色十分誘人。夾起來,皮也不黏亦不易爛,口感略帶韌性,包著的蝦肉味鮮,肉質爽口。叉燒拼燒腩肉,叉燒肉質鬆軟,肥瘦適中,每塊入口還有一定的嚼頭,吃下去的瞬間有絲絲甜味,最喜歡叉燒的邊緣位置烤得微微帶焦,加上肉身挂滿蜜汁,味道香甜而不過膩。燒腩肉的皮夠脆,肉身部分鬆軟,中間夾著層肥膏,油脂味瀰漫整個腩肉中,和叉燒的味道配在一起十分和諧。芝心蝦多士,蝦餃內釀滿芝士再炸,金黃色的外表,鮮爽的肉身,蝦肉中是熱融滿溢且流心的芝士,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臺山豆腐,每人一盅,豆腐表面覆了薄薄一層魚肉膠,質感黏彈的和嫩滑的豆腐形成強烈的對比。再加上鹹蛋黃及肉碎混合在一起後,濃郁的蛋黃香為味道較淡的豆腐增添了更多香氣,味道十足且口感豐富。最令人期待的還有流沙奶黃包,撕開表皮,鮮黃色的流沙餡料傾瀉而出,泛著油光,入口沙沙的滑落喉嚨,奶黃香甜,加上鹹蛋黃香,味道誘人,而且包身還很鬆軟,和明閣那種帶韌性的口感截然不同,令人欣喜。當然吃叉燒還可以看到海景,要知道這家萬麗海景酒店可是離海最近的位置,全港難尋第二處。 灣仔港灣道1號萬麗海景酒店3樓 (00852 280 8888-6971),每人平均消費200元起。

    Assaggio

    最美的海景意餐

    如果你熱愛藝術又熱愛美食,那麼你一定會愛上Assaggio。從香港藝術中心六樓電梯出來眼前一亮,各種音樂藝術海報中竟然有家義大利餐廳。踏出電梯,眼前是一間全以深色木為主調的休閒店面,左邊是開放式廚房,右邊有一排盡覽維港玻璃窗,陽光經玻璃窗透射到木地板,懶洋洋的感覺,非常舒適,令人第一眼就愛上了,而這家餐廳就是香港藝術中心唯一的餐廳Assaggio。 義大利語中“Assaggio” 是“一口”和“品嘗”的意思。位於灣仔香港藝術中心之義大利餐廳Assaggio Trattoria Italiana就是要讓大家在灣仔這樣的繁華地帶也能看著海景輕鬆地吃到最好的意餐,從餐廳入口處的薄餅專櫃便可感受到這樣的氛圍。木臺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意式香草麵包、一塊塊的歐洲進口芝士、新鮮的蔬果等食物,仿佛置身於義大利熱鬧的市場中,熱情的氣氛充斥身邊四週,窗外的維多利亞港灣讓人陶醉。踏進戶外座位,跟迷人的海景更為接近,置身其中,難拒再三舉杯暢飲。受鄰近一帶的創意、藝術與文化影響,餐廳套用了粗糙的咖色為設計主調,並選用了木製餐桌和餐椅,將藝術與意式美食結合到了一起,這也是香港藝術中心中的唯一一家正式的餐廳。菜牌並不複雜,但是提供了豐富的意式美食,有風味頭盤和Pasta,至十幾種意粉薄餅及牛扒,應有盡有,滿足不同口味。每一道菜式都講究色彩繽紛的食材配搭。而義大利籍主廚Marco也是個特別熱情的人,經常從廚房問候客人吃得如何。最有趣的是聽説他曾經太過於熱情聊天而耽誤了上香港著名食評人蘇施黃和他女友的菜,吃完飯蘇施黃十分不爽,忘了和大廚聊天時的愉悅,回來寫文章批評了此餐廳不夠正式和專業,後來蔡瀾來此店吃完後特針對此文又寫了一篇反擊的文章才算消停下來。其實看名字就應該知道這並不是一家吃正餐的餐廳,所有人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內,沒太多規矩,無論是冷切拼盤、墨魚汁意面還是最近頗受歡迎的巧克力意面,以及經久不衰的各式比薩薄餅都是選用了上好的食材做出了最佳的味道,幹嗎不懷著一顆輕鬆的心吃掉它們呢?現在餐廳為了讓大家看到海景最美的時刻,特意安排了星期一至四下午5時至晚上7時享受“日落時刻”,優惠包括指定美酒及飲品買一送一,兼可無限品嘗薄餅。所提供的美酒選擇甚多,共包括60多款義大利紅、白酒、氣酒、Grappa、甜酒、威士忌、啤酒及30多款雞尾酒。而薄餅款式將每天轉換,廚師精選口味包括 Margherita、芝士四重奏、 Funghi野菌大匯、 Diavola香辣肉腸、銀魚柳等。 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6樓(00852 28773999),每人平均消費200元。

    第二站 旺角

    明閣粵菜名店換新貌

    旺角在香港的油尖旺區,位於九龍半島的中部。新舊樓宇交錯著,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住宅區在西面,舊樓中佈滿了大大小小的餐廳和書店。假日時彌敦道以東一帶常擠得水泄不通,所以使得旺角是一個你永遠逛不膩吃不完的地方,每次走在旺角的街道都能體會到香港人真正的市井生活,在這裡有更多本地的商販也雲集了很多港式街頭美食,隨便一個小店走進去來碗雲吞面應該都不會太差,而當吃了太多小吃後來頓正宗粵菜大餐必不可少,明閣作為香港連續三年入選米其林的二星餐廳是必吃無疑的,儘管港人並不那麼信奉米其林這種評選,但明閣的口碑是比比皆是。明閣主打粵菜,地址位於九龍旺角朗豪酒店的六樓。餐廳近日裝修後重新面對追隨多年的食客,給了大家一個新面貌,當然風格還是融合了現代及中國傳統元素,並以代表團圓和諧的圓形來貫通整個餐館的設計概念。尤其喜歡周圍倣古的銅器擺設。餐館的窗外就是旺角鬧市,大隱于市。從六樓隔著玻璃欣賞旺角街市的喧鬧,卻仍然無阻清幽。舒適和諧且幽靜的環境是能安心享受美食的先決條件之一。主廚曾超敬師傅擁有長達30年的入廚經驗,曾于多個國家包括瑞士及中國等各著名中菜館擔任主廚。曾獲得香港旅遊發展局所頒發的美食之最大賞的至高榮譽金獎。曾師傅擅長在保存傳統粵菜精髓的同時,將多元化材料融合入廣東粵菜之中,讓菜式煥然一新。如曾獲眾多大獎的濃湯花膠雞絲羹,精髓在其以多種新鮮材料熬成的濃湯,鮮甜無比,香味十足,配上花膠絲、鮑魚絲、香菇、鮮筍等材料,口感層次豐富,喝一口,雞湯濃稠剛好來襯托湯餃,卻不搶湯餃的味道,浸泡在雞湯裏的湯餃外皮久了仍舊彈牙有韌性,這是有多少耐心才能做到的。茶壺松茸竹笙清湯也是曾超敬師傅在一次順德之旅中得到靈感,以精緻的玻璃茶壺盛載其精心炮製的茶壺松茸竹笙清湯。此湯經8-10小時以雞肉,金華火腿及豬肉燉制,加上竹笙,松茸,白蘑菇及靈芝菇等炮製。海生蝦炒蛋白,此菜式是總廚最得意的菜式,也是明閣自開業以來最受歡迎的菜式。將蛋白炒得滑溜,入口即融,配上炸得香脆的椒鹽蝦頭及紫蘇葉,無論色、香、味都是無可挑剔。松露金縷衣曾經獲得2010年香港旅遊發展局美食之最大賞金獎菜式,這道菜創新地以義大利黑松露入饌,配上香口的雞肉及清甜的南瓜,無論是味道及賣相都非常特別。為了更貼近旺角這片特別的市井氣,朗豪酒店在每週五六晚10點的一層自助餐廳開設了香港小吃宵夜,近百種小吃可以不用跑到外面一家家尋再吃了。九龍旺角上海街555號朗豪酒店6樓(00852 35523300),每人平均消費270元起。

    生記粥面

    全港最好的生滾粥

    如果到香港不吃生記的生滾粥就和沒吃過香港美食一樣。著名的“生記粥面”老店開在香港上環的一條小巷子裏,現在九龍的這家並沒有像其他分店一樣走了樣,味道還是十年如一日的好,位置也很好找,在彌敦道與窩打老道交界的東方街裏,門口櫥窗貼著蔡瀾和各類美食雜誌給這裡做過的報道,文字中流露出的溫情和口水味道是嘗過後才能感受得到。潮汕一帶把粥視為每天都可吃的食品,後來又加入各種豐富的配料後,令“喝”粥變成了“吃”粥。而每碗熱滾滾的粥,都經過長時間熬煮,每粒生米都被煮至開花入味,鍋內的食材都進入到粥中,一勺勺吃下去的滿足感是其他食物不能超越的。生記以魚粥出名,無論魚骨、魚腩還是魚片都款款精彩,不過對於初次去此店的食客來説,聽香港美食達人盧健生的意見就是:魚骨或魚腩及第粥,再來一碗清湯牛腩面,都是店中之最。如果覺得不夠豐富,粥中還可加入皮蛋等,老闆也很耐心,如果不知道蘸料怎麼吃,都會慢慢用不太標準的港普講解出來。等肚皮溜圓一結賬才發現每人不過幾十元,可以滿心幸福地離去了。 

    九龍油麻地東方街9號地鋪(00852 27706099),每人平均消費40元。

    第三站 中環

    國金軒名師出手華麗不凡

    先去過北京的國錦軒,才來到位於香港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金軒,二者同屬香港美麗華集團,但由於註冊時國金二字不能合用所以名字變了,相應的菜品也做了微調,畢竟需要本地化。儘管是微調,但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不同感受。首先是環境,和店名異曲同工之妙是店舖用的是黃金與木材設計,配上金色水晶燈、水晶擺設,卻又置有西式輕紗、木墻,不落俗套,只有粵菜館難得一見的華麗感。另外就是樓頂夠高,可一覽一百八十度維港海景。菜式方面,與設計一樣,出自名門手筆,由兩位大師主理。一位是榮獲法國美食協會專業廚師勳章、兩屆美食之最大賞至高榮譽金獎得主陳錦成師傅。另一位總廚是大名鼎鼎的李煜霖師傅,12歲入行,現在稱得上香港廚師輩分排行前三的大師級人物,深得近代粵菜始祖江太史的真傳。 芥末子母蝦餃,國金軒的芥末子母蝦餃的造形叫人眼前一亮,打開銀色的小蒸籠,盛著傳統蝦餃,背上還有一隻包裹著黃芥末混合白醋醬汁的小餃,造型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萌”。一人一份,吃的時候讓芥末滲透整只蝦餃,添上一抹微酸的芥末香,但又不搶蝦肉的鮮香,很有驚喜。滿載而歸,區別於其他海鮮菜品,盛在一個用魚皮做成的帆船容器上,並且可食用,焦香可口,各種海鮮匯整合一道菜最怕互相搶味,而此道菜卻清淡中各種味道都絲毫不受影響,把每種海鮮的精華都可吃到口中。水晶大蝦球,香港國金軒的保留經典菜式,李煜霖師傅招牌菜之一,食材要精選6兩以上的泰國虎蝦,大廚的精細刀工與傳統烹煮手法完美結合,最後只剩下最精華部位,蝦體晶瑩剔透,口感清甜,肉質飽滿,再蘸上自製的蝦醬或是蠔油汁,確實是一道粵菜對蝦之烹飪料理的傳神佳作,也是對廚師廚藝的最高考驗。桂花糖脆鱔球,上桌時已經感到脆鱔散發出的桂花香甜味,新鮮熱辣的炸脆鱔配搭著嬌艷欲滴的琥珀色桂花糖汁,賣相就已經十分誘人了。入口更讓人喜愛,脆鱔十分肥美,油分豐腴,沒有丁點泥味,外層炸得夠香夠脆。但一定趁熱吃掉,否則涼掉後皮就不脆了。香港島中環港景街1號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商場3310100852 23933933),每人平均消費300-1000元。(以上價格均為港元Time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