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留言性質:
最值得去的城市 華盛頓感受尊嚴與平等
 

我第一次去華盛頓是在2007年,那是一座一眼看去就會喜歡的城市。

華盛頓的核心區是“國家大草坪”,其中心是華盛頓紀念碑,周圍分佈著林肯紀念堂、白宮、國會山和傑斐遜紀念堂。若是在4月,你盡可以躺在草坪上欣賞繽紛的櫻花,腦海中浮現的則是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在這裡奔跑的情景。

那天我逗留於此,國會廣場的草坪上搭著一個演講臺。台下觀眾寥寥,卻並沒有影響臺上的人通過高音喇叭發表他們的觀點。演講者有成人也有小孩,不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都可以平等享有上臺發表言論的權利。

就是這裡,1963828日那個悶熱的夏日,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髮表了他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人,生而平等,這是華盛頓這座城市的靈魂所在。

在托馬克河西岸的弗吉尼亞山丘上,阿靈頓國家公墓與這座追求平等的城市隔河相望。

至少到現在,任何其他城市都無法讓我重現第一次站在阿靈頓國家公墓前那種心靈的震撼。

潔白的十字架一望無際,幾十萬美國軍人合著他們的榮耀長眠於此。時間凝固了,空氣凝固了,我能感知到的只有一股神聖的力量,在掃清心底的浮躁和恐懼。震撼力無法言説。

雖然是墓地,卻沒有一絲詭異與悚然,反而像走在公園一樣寧靜祥和。在這裡安葬的軍人,無論是功勳卓著的將軍還是普通的士兵;無論是血灑戰場的英雄還是平安退役終老家鄉的將士,都享有一塊平等規格的安眠之地。潔白的墓碑並肩地排列在一起,並無官階軍銜的等級差別,它們擁有同樣的光榮。

“生而平等、死而平等”是人類的普世價值觀,但只有華盛頓這座承載了美國百年曆史的城市,才會讓你更強烈地感受人性深處所渴求的尊嚴與平等。

最值得讀的書

一本長著兩條腿的書

最近,我在閱讀查理芒格的投資學著作《窮查理寶典》,又叫《窮查理年鑒》。80多歲高齡的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曾與巴菲特一起創造了無數個投資奇跡。他學識淵博,對政治、經濟、歷史、哲學都有研究,很多年輕人稱讚他是“一本長著兩條腿的書”,他甚至被稱為巴菲特“幕後的智囊”。

《窮查理寶典》收錄了芒格多年來的公開演講。全書雖以投資為中心,卻同時包含了這位投資大師的人生智慧和對人性的思考。從多維的視角來認識、研究投資,他認為投資其實是一種對人性的歷練。

芒格的思維方式與一般的投資者不同,他認為優秀的品性比大腦更重要,他經常會站在投資理論系統之外,從人性的視角考慮問題。

“一些洞察力來自於統計學,但並不是所有的都是如此。”很多成功都源自一種內生的力量,是外界無法給你的。芒格總結他幾十年的投資體會:“許多智商很高的人卻是糟糕的投資者,原因是他們的品性缺陷。我認為優秀的品性比大腦更重要,你必須嚴格控制那些非理性的情緒,你需要鎮定、自律,對損失與不幸淡然處之,同樣地也不能被狂喜衝昏頭腦。”

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人,查理芒格認為,首先了解自己的天性。每個人都必須在考慮自己的邊際效應和心理承受能力後才能開始加入遊戲。如果不可避免的虧損會讓你痛苦,那你最好選擇一種非常保守的投資和儲蓄方式。投資並不存在某種普遍適用的策略,你須將自己的本性和天分融入其中,不斷歷練。

最值得看的電影

等待嶄新的明天

《飄》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大時代背景,講述了聰明、漂亮、又性格倔強的郝思嘉,在愛與不愛、失去與珍惜的糾結中演繹的近乎瘋狂的愛情史詩。

莎翁説:“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女主角郝思嘉帶給我的情感衝擊不僅是追求愛情的倔強與瘋狂,更是她不惜一切代價對家園的守護和眷戀。

南北戰爭爆發前,郝思嘉所在的南部佐治亞州“塔拉莊園”幽靜閒適。這裡有風度翩翩的紳士和俏麗嫵媚的少女,而且經常舉辦浪漫的舞會。奢華的生活並沒有讓郝思嘉意識到家園的意義,她甚至認為“塔拉莊園一文不值”。

直到南軍戰敗,戰爭完全摧毀了她的生活,在白瑞德的幫助下,郝思嘉曆盡艱難逃回了她的出生地“塔拉莊園”。沿途中那些曾經熟悉的莊園被燒成了廢墟,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戰火燃起了她內心對家園的渴望。

然而,此時的“塔拉莊園”已經在戰爭中失去了往日的溫馨。母親重病而亡,父親也精神失常,整個莊園受到貧窮和被剝奪的威脅。為了守住家業,剛剛回到莊園的郝思嘉踏上了堅韌卻近乎冷酷、貪婪的保護家園的征途。

在被毀的家園,郝思嘉手握紅土發誓:“上帝為我作證,北方佬休想將我擊垮。等熬過了這一關,我絕不再忍饑挨餓,也絕不再讓我的親人忍饑挨餓,哪怕讓我去偷,去搶,去殺人。”

為了守護莊園,不讓親人挨餓,郝思嘉先是騙取了與商人弗蘭克的婚姻,之後,當她發現自己內心其實深愛著白瑞德的時候,卻又不得不接受愛情離他而去的現實。

影片最後,諾大的莊園只剩下郝思嘉一個人,在充滿迷霧的院中黯然心痛。離亂中,她再次想起父親的臨終遺言:“世界上惟有故土與明天同在。”這時的她才知道,守護在這片土地上,“不管怎樣,等待一個嶄新的明天”或許是她的唯一選擇。

相信這種交織著複雜情感的故土情節,會慢慢的被更多人認同並根植在我們的基因裏。

最佳生活方式

隨性就好

生活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是過往奮鬥的結果,而我們今天的奮鬥又會締造明天新的生活。

很多人會問我什麼樣的生活是幸福的。其實,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追求不同,對幸福的感知也自然會有所不同。林語堂口中的幸福很簡單:“睡在自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飯菜;聽愛人給你説情話;跟孩子做遊戲。”

我覺得生活的幸福來自不停的奮鬥加上一點兒小運氣。我很滿足自己現在的生活,忙碌中有輕鬆和喜悅,緊張中有驚喜和感動。對我來説,賺錢的多少,絕不是幸福的全部,家庭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全家人在一起,看著女兒快樂成長,偶爾逗她開心,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們不必過分苛求生活的恩賜,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求而不得的。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如果我們內心的力量不夠強大,很容易被負向情緒影響。

所以,用積極的態度去生活,不斷積累正能量,包容生活中的得與失至為重要。無論是生活、生意還是生命,一切都是隨緣的過程。只要按照我們的本性去奮鬥、去生活,所有的成就都將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一切隨性就好。(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