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引發近期中國債市雪崩的債券代持業務,監管層開始有所動作。兩位消息人士週二透露,中國央行部分地方分支機構近日對轄區銀行開展債券代持(養券)業務發生情況調查,內容包括是否有代持(養券)經歷及金額等。
他們並透露,此次央行地方分支機構的調查涉及內容還包括代持(養券)的時間、週期以及原因等。
一銀行交易員表示,由於此前代持業務開展範圍極廣,多數機構都曾牽涉其中,而目前尚不清楚此次央行進行調查只是要求大家先自查,還是會依據結果出臺相應政策,“代持這到底怎麼界定,是簽了協議的算還是沒簽的也算,這種大家多少都幹過吧。”
中國央行對此暫未立即予以置評。
深陷假印章風波的中國中型券商--國海證券週二公告稱,公司12月15日收到通知,廣西證監局決定對其債券等相關業務進行現場檢查;檢查組已于當日進場開展工作。
因相關人員偽造印章簽訂債券業務協議引發糾紛,國海證券股票自12月15日起停牌至今。國海證券表示,涉事協議價改的印章與公司在公安機關備案的印章不符,公安機關已對公司被偽造印章案件立案。
其昨日曾公告稱,公司目前正在積極與事涉金融機構溝通核實情況,並對有關管理制度進行自查。相關事件核查清楚後,依法應由公司承擔的責任,絕不推諉。
國海事件在債市引發軒然大波,一直處於灰色地帶的代持業務風險集中爆發,短期內引發了市場在交易層面的信任危機,尤其是銀行為規避踩雷風險,對非銀機構融出資金更為謹慎,導致上周部分非銀機構流動性一度瀕於枯竭。
上周以來中國債市加速恐慌性下跌,10年期國債期貨首現跌停,信用債取消發行頻頻。週二早盤現券收益率衝高後回落,10年國開收益率一度升破4%;10年國債期貨亦在大挫逾1%後翻紅。
而二級慘跌也殃及利率債一級市場。國開行週二調整債券發行計劃,取消七年和20年兩期增發債發行,剩餘的三年、五年和10年期發行計劃未變,三期債發行上限維持在125億元人民幣,中標收益率則基本符合預期。
財政部週二亦公告稱,其明日(21日)在銀行間和證交所跨市場招標續發行的兩期國債,發行規模由原定的560億元調降至320億元;三年和七年期各半,為160億元。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6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