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網商靠網路信用順利獲貸120萬
阿里巴巴聯手建行 為誠信小企業解決貸款難
6月9日,中國建設銀行和阿里巴巴新一輪全面合作啟動暨全國首批網商“e貸通”貸款發放儀式在杭啟動。首批4家網商已經順利獲得建行“e貸通”共計120萬元貸款。業界稱,此舉標誌著企業靠“誠信”獲得貸款終成現實,同時還有可能推動國內數以千萬計的小企業的貸款難問題的解決。
據了解,這四家企業均為阿里巴巴的誠信通會員,均為百人以下的小企業。類似這樣的小企業,由於自身實力較弱,無法提供全額抵押或擔保,同時這些企業由於財務報表不符合傳統貸款審核要求,在此之前一般的銀行根本沒興趣拓展他們的貸款市場。
但是,在小企業客戶中也有部分小企業在誠信經營、信用積累上有著嚴謹的態度,在企業行銷、創新意識、管理水準、盈利水準上有較強的實力和潛力,他們是很好的貸款潛在客戶。建行正是基於這些企業的誠信度與發展潛力,將他們的網上電子商務的信用度評級作為貸款發放的重要依據,並憑藉阿里巴巴的信用評價體系與信用數據庫獲得相應的風險控制,弱化風險和成本的約束。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雙方合作打破了原本橫貫在銀行與小企業之間的鴻溝,將網路信用度作為貸款的參考標準之一,從而使企業不單純依靠固定資産、企業擔保等來突破資金層面的束縛,實現進一步成長。這一舉動也提醒廣大小企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但要注重資本擴張,同時也要誠信為本,注重信用,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重視信用表現,同時亦將實現銀行現有資源的進一步優化整合。
據悉,建行除了將網上電子商務的信用度評級作為貸款發放的重要參照依據外,在擔保方式上也做出了較大創新。該行即將推出網路聯保方式,以解決中小企業擔保的瓶頸問題,同時以此為契機,創建網路“信貸工廠”,在原有信貸系統中開闢專門通道,從真正意義上的網路銀行操作“e貸通”貸款,即申請、調查、審批、簽約、發放、監控、回收等環節和全流程資訊披露均通過網路完成。
相應地,阿里巴巴也研發建立了一系列應對貸款風險的控制機制,包括對貸前風險預估、貸前資格準入、貸中風險監控和貸後風險處理等標準流程。如貸後風控,一旦出現壞賬,阿里巴巴和建行將採取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對用戶進行“全網通緝”。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會有效提升企業的違約成本,從而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同時等於為企業降低了貸款的門檻,讓企業得以獲得的資金支援。
相關背景:小企業融資難
據銀行業相關數據顯示,企業客戶是國內銀行最重要的客戶群體,而我國企業群體中超過90%的主流是小企業。但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遭遇到缺乏資金的問題,眾多小企業由於剛剛起步,市場佔有率低,因此銀行往往會考慮到自身的風險而拒絕貸款。
而且,我國和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銀行與企業之間沒有資訊溝通平臺,缺乏良好的信用關係。這導致小企業因為無法提供信用憑證以及找不到合適的擔保人而往往不能貸到企業發展急需的資金。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有46%的企業是由於類似的原因而貸款失敗。
阿里巴巴的信用體系
據悉,目前阿里巴巴以已建立了一整套信用評價體系與信用數據庫,該數據庫中所有商戶的信用紀錄最高長達六年,由於只有發生真實交易的雙方才能給對方以評價,同時隨著網路系統技術水準的提高,幾乎所有的可疑交易都能被掃描和識別,加上懲罰措施的跟進,目前的信用紀錄大多是可以被信賴的,其中既有權威機構認證又有網路實時互動,可以從傳統的第三方認證、合作商的反饋和評價、企業在阿里巴巴的活動記錄等多角度,展現企業商務活動中的行為。這套系統有效地為本次的放貸提供了信用記錄的佐證,弱化了貸款中的風險成本。
同時阿里巴巴將安全支付工具“支付寶”引入到B2B領域,這樣如同信用卡留下的個人信用記錄一樣,企業每一次在網上的交易行為都成為企業的網上誠信記錄。阿里巴巴不惜餘力對網商的認證環節投入巨大的精力,其目的就是希望在網上能夠建立一套民間的信用體系,“讓誠信成為誠信者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