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減速換檔”的中國經濟下半年能否持穩?中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馬曉河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不會太好但也不會太差,基本會持穩在6.6-6.7%左右;雖然短期仍會保持平穩,但要改變長期下行通道只有加快改革。
他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率自2010年一季度12.2%下滑到今年二季度的6.7%,目前下行壓力仍在加大,根源是經濟增長中新舊動力不接續,而體制改革進程緩慢是抑制新動能成長的重要成因。
“中國經濟目前有兩個特點,近期走勢平穩,但長期仍處於下行通道,而且下行壓力比政策拖底的支撐力還要大一些,也意味著L形的底部能否守住還面臨考驗。”馬曉河稱。
他指出,從需求側分析,2010-2015年中國投資名義增長率從23.8%降到10.2%,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長只有9%;從目前看除了政府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外,還看不出總投資增長率會在短期內由降轉升。
消費增長率也是從2010年18.3%逐步降到2015年10.7%,今年上半年為10.3%,總體保持相對平;在去産能的大環境下,還會影響居民收入增長,進而影響消費,預計下半年大致保持在10-11%之間。
“從投資和消費變動特點看,投資是快變數而消費是慢變數,慢變數消費對經濟增長只能起到穩定器作用。短期內投資上不來經濟增長就不會明顯轉升,而出口也受國際需求疲弱環境影響不會出現高增長。”他認為,從三大需求分析,中國經濟下半年運作明顯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從供給側分析,製造業短期難以快速回升,過去中國把過多的資本資源投向傳統製造業和中低端産業,沒有為後續産業成長留下多少空間,資本、技術、人才積累嚴重不足,加之缺乏激勵機制,導致中國最需要發展的中高端産業上不來。
“從所有者結構看,佔據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資本應在培育和推進新興産業成長方面起主力軍作用,但在過去幾年裏,國企把50%以上的資本投向能源原材料加工製造業方面,僅僅保障了國家能源原材料的安全,而投向裝備製造業的資本只有35%左右,但能夠引領産業轉型升級的恰恰是裝備製造業。因此,國有企業要成為産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主體還面臨投入不足和技術創新不足的制約。”馬曉河稱。
他指出,民營企業在傳統製造業産能過剩、成本上升、銷售困難、利潤下降、虧損大幅度增加;而中高端製造業環節和領域,由於制度交易成本大,技術進入門檻高而難以進入,最終導致民營企業對製造業投資大幅度下降。短期內製造業難以找到新動力增長主體。
中國年初設定的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6.5-7%,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6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