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週三表示,新常態下的宏觀調控,不能死守貨幣流通量與經濟增長率匹配的觀點,否則會“捆死經濟”。
他在2016新浪金麒麟論壇上稱,以前的宏觀調控是為了穩定物價,因此需要讓貨幣流通量受限于經濟增長率,但事實證明這一觀點存在問題,最終必然導致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的害處比通貨膨脹還要大。”
他並指出,結構性調控要重在預調、微調,而且要有重點,不要像過去一樣“大水漫灌”,“過去已經吃過虧了,大水漫灌的壞處是浪費了資金。”
中國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的貨幣總量和利率水準是與經濟基本面的變化相匹配的,貨幣政策始終注重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加強預調微調,保持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將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從量價兩個方面保持貨幣金融環境的穩健和中性適度。
厲以寧並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需求調節為短期任務,供給最重要的任務是形成一個自主經營的産業主體,不是短期能完成的,是中期任務;而就業問題,是供給側改革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他認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在於規劃、引領和微調,而在市場還沒有發育的時候,政府可能在一段時期內起到代替市場主體的作用,但需要及時退出。
“政府不能老呆在這個位置上,因為你呆的時候是企業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但這個只是短期的,否則對經濟是有害的。”他説。
來源:路透社 2016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