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張曉慧撰文稱,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貨幣政策總體應保持審慎和穩健,既要適度擴大總需求,防止出現經濟短期過快下行,又不能過度放水,防止因貨幣供給過多産生加杠桿和資産泡沫風險,需要協調好穩增長、調結構、抑泡沫、防風險等多目標之間的關係。
“但現實中各方面都希望貨幣條件能松一些,一旦出現金融風險,又寄望央行通過增發貨幣來幫助處置,多目標之間的權衡大大增加了貨幣政策操作上的難度,”她在最新一期中國金融雜誌撰寫題為“2016年貨幣政策調控與改革回顧”的文章稱.
文章指出,貨幣信貸總量要穩,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要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著力防控資産泡沫。
2017年貨幣政策要保持總量穩定,綜合運用價量工具和宏觀審慎政策加強預調微調,調節好貨幣閘門;要組織實施好宏觀審慎評估(MPA),將表外理財業務納入宏觀審慎評估。
不斷創造條件把更多金融活動和商業銀行資産擴張行為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有利於促進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貨幣政策主要是總量政策,結構引導功能是邊際的和輔助性的,要注意避免過量使用結構性工具導致總量偏多等問題。
文章稱,中國貨幣政策的價格型調控和傳導效率還有待增強,尤其是對信貸市場的傳導還不夠順暢,應進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提高常備借貸便利操作效率,有效發揮利率走廊上限作用,應對資本流動進行逆週期調節,防止出現大的貨幣錯配和由“羊群效應”所導致的資本大規模流動對實體經濟形成衝擊。
同時引導廣義信貸合理增長,特別要防止機構“帶病擴張”,防止資金“脫實向虛”、“以錢炒錢”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桿行為;要提高預期管理能力,尤其要發揮好基礎性金融資産價格也就是利率和匯率管理調整預期的作用。
“既要讓價格更大程度上由市場來決定,也要防止利率、匯率出現過大波動和預期發散,以維護金融市場的基本穩定,”文章稱。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7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