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BIS)週一表示,全球每日匯市成交量激增至6.6萬億美元,創紀錄最高,而且英國退歐不確定性並未妨礙倫敦保住全球最大外匯交易中心的地位。
國際清算銀行在2016年公佈的上一份外匯調查中,匯市成交持續萎縮,因為銀行和對衝基金交易熱情減退。BIS每三年公佈一次外匯調查,被認為是對匯市這一全球最大金融市場進行的最全面的調查。
但最新調查顯示,匯市成交反彈,每日成交額較2016年的5.1萬億美元跳增29%,受益於外匯互換活動大幅增長、新的自營交易和高頻交易公司崛起、以及對新興市場貨幣需求升溫。
但每日全球外匯成交額大增掩蓋了該領域面臨的日益加大的阻力。其中之一是銀行和投資者用來對衝外匯曝險的外匯互換增加,其所産生的營收通常少於以往那種單純的現匯交易或者比較複雜的結構性交易。
BIS調查顯示,現匯交易量繼續下滑,在日交易總量中佔比從2013年高點38%降至30%。外匯掉期交易在日交易總量中佔比提高,在2019年4月達到49%,前次調查為47%。
“外匯衍生品、尤其是外匯掉期交易增長,超過了現匯交易的增長,”BIS稱。
BIS整理了遍佈53個轄區近1,300家金融機構4月報告的交易量數據。
BIS在另一份調查中表示,店頭利率衍生品市場規模較2016年的2.7萬億美元增長逾一倍至6.5萬億美元,主要是“在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前景生變下,對沖和倉位調整增加”推動。
BIS稱,報告的改進也促進這一增長。英國在日交易額中所佔份額最大,在每2美元的利率衍生品交易中佔近1美元。
**倫敦仍居主導地位**
調查還顯示,英國繼續在外匯交易領域佔據主導,否定了懷疑派的觀點,即預測英國2016年公投的退歐決定將損害英國金融服務業。
外匯交易堪稱倫敦金融業皇冠上的明珠。行業專家表示,倫敦在時區上享有便利性,外加在外匯交易基礎設施和人員方面的掌控權,意味著該行業有可能在一切英退不確定性面前毫發不傷。
BIS稱,倫敦在每日交易額中所佔比重由2016年的37%上升至43%,美國的比重從20%下降至17%。在亞洲,香港交易額的上升抵消了新加坡和東京市場的頹勢。
“這體現了倫敦長期以來的全球交易關係、交易對手集中度以及在科技設施方面的持續投資,”電子現匯交易平臺ParFX的首席執行官Dan Marcus説。
“就外匯交易而言,毫無疑問倫敦仍然是全球的傑出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交易活動激增87%,成為第八大外匯交易中心,排名從2016年的第13位大大提升。
**新興亞幣佔比增加,日圓下降**
美元在全球仍佔據主導地位,佔所有交易的88%。
主要貨幣及其佔比排名變化不大,不過美元/日圓交易波動率下降,導致日圓佔比下降5個百分點至17%,仍排名第三,在歐元之後。
英鎊佔比保持在13%,儘管英國脫歐引發波動率長期震蕩,英鎊仍排在澳元和加元前面。
新興市場貨幣佔比從2016年時的21%提高至25%,BIS稱主因港元、韓元、印度盧比和印尼盧比的交易激增。
儘管中國近年來努力提升人民幣國際化,但該調查顯示人民幣交易增長勢頭與整體市場一致;人民幣市場份額為4.3%,落後於瑞郎。
墨西哥披索和土耳其里拉的排名下降,其中土耳其在2018年遭遇貨幣危機。
BIS稱,與“其他金融機構”交易的銀行在全球總交易中佔比為55%,交易額激增至3.6萬億美元。“其他金融機構”包括非報告銀行、對衝基金、自營交易公司、機構投資者和官方金融機構。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9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