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5日後,中國央行週一重啟逆回購,七天期中標利率並下行5個基點(bp)至2.50%,為逾四年來首次下調,也是月初下調MLF利率後,月內第二次調整政策利率,這令週三將公佈的11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走低幾無懸念,惟幅度和不同期限調整方式稍有分歧。
業內人士並認為,中國經濟尚未從低谷中復蘇,央行下調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利率,目的在於通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進一步向實體經濟傳導,以實現逆週期調節。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稱,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下調,有望扭轉此前四個月貨幣市場利率邊際走高,且8月和10月DR007(銀行間七天回購利率)利率水準已高於上年同期的狀況,寬貨幣勢頭有望恢復。
“一方面將降低金融機構平均邊際資金成本,推動一年期LPR恢復下行態勢,降低企業實際貸款利率;另一方面,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監管層釋放出清晰的逆週期政策調節力度加大信號,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和四季度宏觀經濟運作。”他指出。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稍早進行了1,80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操作,期限七天,中標利率降5個bp至2.50%。七天逆回購利率上一次下降出現在2015年10月,當時從2.35%下降到2.25%。其後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今日之前,在2018年3月由2.50%上升到2.55%後一直持穩。
央行週六發佈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示,繼續保持定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發揮信貸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
光大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張旭認為,公開市場逆回購資金是商業銀行負債來源中的一部分,七天逆回購利率的降低可以壓低銀行的負債成本,引導LPR利率以及實際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行。
自10月28日起,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一直缺席;MLF方面,本月央行已經進行了兩次一年期MLF,其中11月5日近等量續做,規模4,000億元,利率下調5bp至3.25%;11月15操作量為2,000億元,當日無MLF到期,利率持平在3.25%。
中國10月經濟數據全面遜於預期,穩基建的政策效果亦未得以體現,今年前10月投資增速甚至創下紀錄新低。分析師們指出,考慮到目前增長動能偏弱、全球經濟環境疲弱,因此尚難判斷經濟見底,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下行趨勢仍是主基調,但失速下滑的風險不大。
中國央行調降公開市場七天期逆回購利率後,債市早盤大幅走強。中金所10年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升幅一度擴大至逾0.4%,銀行間債市10年國開債收益率最多跌約5個bp,10年國債收益率下行約3個bp。
**LPR下調幅度及方式稍有分歧**
本月內央行先後下調了MLF和七天期逆回購兩個政策利率,市場一致預期週三LPR將下行,只是LPR下行幅度,以及一年和五年以上期限是否同步調整略有分歧。
中國央行在8月推出LPR新機制,每月20日報價並明確MLF作為基礎利率的同時,增加五年以上品種。8月LPR首次報價一年和五年以上品種均小降,9月第二次報價僅一年品種調降,五年以上LPR則走穩,10月兩個品種均持穩。
王青預計,週三LPR下調幅度料為5個bp,具體來説可能是一年期下調5個基點,五年期以上品種保持不變。
不過張旭認為,LPR由MLF利率和報價利差兩部分組成,此前MLF利率已經先行降低了5bp,且報價利差仍有下壓的空間,預計11月20日的LPR有可能降低10bp左右。
政策方向上,財通基金固收分析師鄭良海指出,央行降低MLF和OMO(公開市場)利率根本目的是推動LPR下行,進而達到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實現穩增長目的。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本質是穩經濟。未來仍然會有下調準備金率和市場利率可能性,但並不意味政策轉向全面寬鬆。
張旭也指出,央行12月再度降準的概率較大。因該時點降準可以向商業銀行補充長久期流動性,從而改善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指標,緩解其信貸投放所面對的流動性約束。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9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