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擔任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的管濤近日表示,2020年人民幣匯率企穩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前期宏觀調控的預調微調措施正逐漸發揮作用,中國經濟已出現積極變化,同時中美貿易摩擦暫緩,降低不確定性,但風險因素也存在。
他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指出,經濟基本面決定人民幣匯率是升是貶,消息面決定短期市場波動震蕩走勢。雖然中國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但下行速度在收斂,基本面相對穩定。此外,美元走勢大概率不會很強,會在高位震蕩、總體偏弱。
同時,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意味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勢頭暫時得到緩解,降低不確定性,提振市場信心。
“(不過)市場情緒很難預測,消息面的變化可能會短期帶來一定影響...不排除由於世界經濟復蘇緩慢,資産價格估值過高,在高位出現震蕩,造成全球避險情緒上升,進而導致跨境資本流動加劇,這會對人民幣匯率預期産生影響,”管濤提醒,”風險因素是存在的。“
他亦表示,今年8月人民幣匯率“破7”把升值和貶值空間都打開了。突破整數關口後,匯率市場化進一步深化。而且,市場反應總體平穩,“破7”的溢出效應基本是一次性的,人民幣資産配置對於境內外投資者仍有較強吸引力。
“擴大金融開放、增加匯率彈性,二者邏輯一致。”管濤表示,“大家都擔心‘破7’後人民幣貶值,外資不來了,但在外資看來,‘守7’意味著會隨時恢復外匯管制,‘破7’則意味著匯率由市場決定。”
從國內來看,市場對於匯率波動的適應性也在逐漸增強,“破7”後並未出現大量搶購外匯的操作。
另外,他在談到貨幣政策時指出,預計明年,總量政策和結構性工具結合使用,從而發揮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作用。一方面貨幣政策總量適度,即信貸增長、社融增速要和名義GDP增長相匹配;另一方面,貨幣政策要精準滴灌,通過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貨幣政策工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利率政策要謹慎使用,”管濤表示,貨幣政策既要保護儲戶利益,維持正利率;也要考慮實體經濟,維持正常利差水準,為銀行提供正向激勵。
管濤認為,利率作為一個總量工具,應根據通脹走勢適當使用。而面對結構性的問題,可能需要通過一些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來提高貨幣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他同時認為,前期宏觀調控的預調微調措施逐漸發揮作用,政策從實施到見效有一個漸進性過程,宏觀調控政策不宜出現大變化。
“潛在經濟增長不是靜態的,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與結構性調整,經濟增長還是可以上去或者可以維持更長時間。但如果不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解決這些問題,強刺激後,由於實體經濟不能吸收流動性而造成的股市、房市泡沫,經濟長期停滯,這是日本的教訓。”管濤強調。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19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