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週三發表時評文章稱,3月以來,中國全社會用發電量明顯回升、湖北以外地區規上工業企業目前的復工率已超過95%,中國經濟正逐步回歸正軌,並展現出更為強勁的韌性;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經歷疫情後的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將變得更健康。
文章並稱,從前兩月數據看,中國經濟遭受了較大損失,主要指標增速都在下滑,但1-2月份經濟體量佔全年總量較小,按往年數據測算,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出口等佔全年比重不足15%,固定資産投資佔比更低,不足1/10,這意味著完全有機會在後期彌補經濟損失。
“1-2月經濟受了損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喪失了生産能力,丟掉了多年積累的産業基礎,不再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文章稱,疫情期間,汽車製造商轉産口罩,服裝産業製造防護服等,展現出中國經濟強大的供給能力、適應能力和修復能力。
文章指出,生産需求體量可觀,超大規模經濟的優勢沒有改變;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供求關係總體平衡沒有改變;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良好,新動能較快成長的態勢沒有改變;宏觀調控對衝政策有力有為,完成全年目標的信心沒有改變。
此外,線上消費和智慧經濟等新業態快速發展,不僅對衝了疫情的不利影響,更為高品質發展開拓新空間。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週二召開常務會議稱,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對國內經濟帶來嚴峻挑戰,要在科學精準防控的基礎上,積極有序推動製造業和流通業復工復産複業;同時,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20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