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本受控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供給端的衝擊逐步消化,而需求不足的矛盾愈加凸顯,4月中國CPI同比漲幅創七個月新低重歸3字頭,PPI降幅亦為四年來最大。分析人士預計,未來工業品價格還將持續通縮,而消費品價格漲幅已呈現前高後低,將徘徊于低位。
儘管中國對衝疫情的逆週期政策加碼,新增貸款及社融等金融數據全面好于預期,但目前看來貨幣寬鬆並未加重通脹壓力,鋻於經濟整體需求較弱,應繼續保持流動性適度寬鬆。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強調,把支援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並未提及“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和“不搞大水漫灌”。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復工復産加快推進,社會生産逐步恢復正常化,各項供應的快速恢復推動通脹水準顯著回落。“民生銀行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表示,疫情對物價的短期向上衝擊在4月完全消退,對經濟負面衝擊造成的長期抑製作用仍在顯現。
他認為,當前通脹預期收縮較快,下半年CPI漲幅可能持續快速回落。疫情導致的供給面受損儘管在恢復,但經濟的整體需求依然較弱,應確保流動性適度寬鬆,助力社會總需求儘快恢復。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二公佈數據顯示,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3%,漲幅較上月的4.3%大幅下滑,不及路透調查預估中值3.7%,為2019年9月以來最低;4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3.1%,降幅大於上月的1.5%和路透調查預估中值2.6%,且為2016年4月以來最低(當時為-3.4%)。
4月CPI環比下降0.9%,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為下降0.5%;PPI環比下降1.3%。4月CPI中的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4.8%(上月為18.3%),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4%(上月為0.7%)。
中海晟融首席經濟學家張一表示,價格整體下跌減輕了市場對於貨幣寬鬆可能導致通脹壓力的擔憂,這也驗證了之前的看法:當前更應該擔心的是通縮而不是通脹壓力,當前食品價格結構因素,不應成為貨幣以靈活方式實現適度寬鬆的桎梏。
“對於下一步貨幣政策的操作,我們認為進一步大幅降準可能成為特別國債的資金來源,而政策利率是否調整將成為衡量貨幣是否真正寬鬆的重要標誌。”他説道。
光大保德信基金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鄒強指出,目前通脹對政策沒什麼約束,PPI的環比變化在短期反而更加值得關注。不能説通脹下行貨幣就會松,核心還是需求端的情況,經濟實際增速和潛在增速的對比,以及債務和地産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據測算,在4月CPI3.3%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2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1個百分點。1-4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4.5%。4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她指出,4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3.5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2.98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96.9%,漲幅回落19.5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上漲8.2%-20.5%,漲幅均有所回落。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1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官員上月表示,疫情對居民消費價格的影響是短期的,中國物價平穩運作的基礎仍然堅實。隨著全社會生産生活秩序的進一步恢復,CPI漲幅有望繼續回落,全年將呈現“前高後低”態勢。
**需求偏弱**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衝擊正在顯現,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通脹數據凸顯需求不足,未來應更關注PPI的環比走勢,修復內需仍需逆週期政策繼續發力。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指出,儘管供給也受到衝擊,但顯然疫情對需求打擊的更嚴重、更持久、更不可恢復,上游和中下游需求萎縮得很嚴重,加上原油價格的暴跌以及市場對未來悲觀的預期,工業品進入持續通縮階段,消費品也將重回低位徘徊的走勢。
“對於整體經濟而言,需求不足或者説輕度通縮始終是未來最大的矛盾。”他説。
光大保德信基金的鄒強表示,展望接下來,基數決定了CPI偏回落的方向,不排除之後豬肉價格可能有所震蕩,但整體同比不斷下行的方向不會改變,且在秋季大概率加快,可能到冬季CPI會回落到0左右。PPI目前來看會全年轉入通縮的象限,甚至可能會出現全年PPI不斷下行的情況。
“寬信用向通脹的傳導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不宜看到目前貨幣超發就直接作出明年通脹高企的結論。”他指出。
國家統計局董莉娟表示,4月受疫情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國內工業品價格繼續走低。從同比看,生産資料價格下降4.5%,降幅擴大2.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9%,漲幅回落0.3個百分點。在4月3.1%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2.8個百分點。1-4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下降1.2%。
“結構性物價對國內政策影響有限,目前主要矛盾仍是擔憂全球經濟衰退拖累國內需求。”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稱。
他指出,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仍嚴峻,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衰退將對中國未來幾個月外需構成一定拖累;而近期歐美解禁復工可能加劇全球疫情防控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這對企業投資決策、消費者信心都將産生負面影響。為對衝疫情影響,國內逆週期調節政策仍需要進一步發力。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中國逆週期政策連續發力效果顯現,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等金融數據全面好于預期,M2增速並創下近三年半新高。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復工復産力度加大,國內經濟逐步恢復正軌,企業需求亦處緩慢復蘇中,但整體尚難言強勁。
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表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點和節奏。加強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把支援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2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