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調查統計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逆週期政策的制定應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統籌考慮,把更好支援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當前應當允許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援。
此前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曾經明確指出,今年以來疫情衝擊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宏觀杠桿率的背景跟平常已經不同,應該允許宏觀杠桿率有一定上升,有效推進復工復産。
該負責人在就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情況答《金融時報》記者問時稱,一季度宏觀杠桿率的回升,是逆週期政策支援實體經濟復工復産的體現。主要是為了有效推進復工復産,實際上為未來更好地保持合理的宏觀杠桿率水準創造了條件。
2017年以來,中國宏觀杠桿率總體保持穩定,2018年實現凈下降,2019年僅上升約5.7個百分點,增幅遠低於2008至2016年年均增長10個百分點的水準,初步實現穩杠桿目標。
該負責人強調,雖然一季度宏觀杠桿率顯著回升,但只是階段性的。特別是逆週期政策支援實體經濟復工復産取得顯著成效,向實體經濟傳導效率明顯提升,生産秩序加快恢復。央行調查顯示,4月末工業生産基本修復到位,服務業開工率持續回升,97.5%的企業已復産,超半數工業企業設備利用率已達到或超過上年二季度平均水準。
對於4月份M2的較快增長,該負責人認為,整體來看,當前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精準的金融服務。
信貸結構上,突出表現為抗疫和受疫情影響大的行業受信貸支援力度大,且較多中長期貸款流向製造業、基礎設施業、服務業等關鍵領域;從小微企業貸款情況看,“量增、面擴、價降、結構優化”的特點更為突出。
對於社會融資規模大幅增長,該負責人稱主要受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援、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提供的直接融資增多,以及金融體系積極配合財政政策發力,推動政府債券融資大幅增加三個方面合力推動。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中國逆週期政策連續發力效果顯現,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等金融數據全面好于預期,M2增速並創下近三年半新高。
來源:路透中文網 2020年5月13日